第四章。监督管理措施 第三十三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有权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报送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和其他财务会计,统计报表,经营管理资料以及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第三十四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审慎监管的要求。可以采取下列措施进行现场检查、一.进入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检查 二.询问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要求其对有关检查事项作出说明、三、查阅、复制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检查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对可能被转移,隐匿或者毁损的文件.资料予以封存 四,检查银行业金融机构运用电子计算机管理业务数据的系统、进行现场检查。应当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现场检查时。检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合法证件和检查通知书、检查人员少于二人或者未出示合法证件和检查通知书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有权拒绝检查 第三十五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可以与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 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监督管理谈话.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就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和风险管理的重大事项作出说明,第三十六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责令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 如实向社会公众披露财务会计报告,风险管理状况、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变更以及其他重大事项等信息.第三十七条.银行业金融机构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其省一级派出机构应当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未改正的.或者其行为严重危及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 损害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的,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其省一级派出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区别情形.采取下列措施,一、责令暂停部分业务.停止批准开办新业务,二、限制分配红利和其他收入,三.限制资产转让,四、责令控股股东转让股权或者限制有关股东的权利,五、责令调整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限制其权利、六 停止批准增设分支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整改后、应当向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其省一级派出机构提交报告、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其省一级派出机构经验收、符合有关审慎经营规则的.应当自验收完毕之日起三日内解除对其采取的前款规定的有关措施,第三十八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经或者可能发生信用危机,严重影响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的,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可以依法对该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接管或者促成机构重组、接管和机构重组依照有关法律和国务院的规定执行。第三十九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有违法经营,经营管理不善等情形,不予撤销将严重危害金融秩序 损害公众利益的.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有权予以撤销,第四十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被接管 重组或者被撤销的,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有权要求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按照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要求履行职责。在接管,机构重组或者撤销清算期间,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出境将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通知出境管理机关依法阻止其出境 二.申请司法机关禁止其转移。转让财产或者对其财产设定其他权利。第四十一条、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其省一级派出机构负责人批准,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有权查询涉嫌金融违法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关联行为人的账户、对涉嫌转移或者隐匿违法资金的,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申请司法机关予以冻结 第四十二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检查时、经设区的市一级以上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对与涉嫌违法事项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采取下列措施 一、询问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要求其对有关情况作出说明.二,查阅。复制有关财务会计 财产权登记等文件。资料.三.对可能被转移.隐匿,毁损或者伪造的文件、资料.予以先行登记保存,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采取前款规定措施.调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合法证件和调查通知书,调查人员少于二人或者未出示合法证件和调查通知书的 有关单位或者个人有权拒绝。对依法采取的措施、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 如实说明有关情况并提供有关文件、资料 不得拒绝.阻碍和隐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