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危险化学品登记与事故应急救援 第六十六条 国家实行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以及危险化学品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提供技术,信息支持,第六十七条.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进口企业、应当向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登记的机构.以下简称危险化学品登记机构.办理危险化学品登记 危险化学品登记包括下列内容、一.分类和标签信息,二、物理。化学性质,三、主要用途、四,危险特性,五.储存.使用、运输的安全要求 六。出现危险情况的应急处置措施、对同一企业生产、进口的同一品种的危险化学品,不进行重复登记。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进口企业发现其生产、进口的危险化学品有新的危险特性的 应当及时向危险化学品登记机构办理登记内容变更手续。危险化学品登记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第六十八条.危险化学品登记机构应当定期向工业和信息化。环境保护,公安.卫生,交通运输、铁路,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等部门提供危险化学品登记的有关信息和资料,第六十九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工业和信息化。环境保护、公安。卫生 交通运输 铁路。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等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 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第七十条.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将其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第七十一条 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按照本单位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并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公安、卫生主管部门报告。道路运输、水路运输过程中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驾驶人员。船员或者押运人员还应当向事故发生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报告。第七十二条,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环境保护。公安.卫生,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按照本地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实施救援,不得拖延,推诿,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下列规定,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减少事故损失 防止事故蔓延。扩大、一 立即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 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二,迅速控制危害源。测定危险化学品的性质、事故的危害区域及危害程度.三 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大气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产生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 隔离 洗消等措施 四、对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进行监测.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措施,第七十三条、有关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指导和必要的协助.第七十四条,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环境污染的,由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统一发布有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