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认证实施,第七条。强制性产品认证基本规范由国家质检总局 国家认监委制定,发布,强制性产品认证规则 以下简称认证规则 由国家认监委制定、发布.第八条、强制性产品认证应当适用以下单一认证模式或者多项认证模式的组合。具体模式包括 一。设计鉴定。二.型式试验,三。生产现场抽取样品检测或者检查,四。市场抽样检测或者检查。五,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检查,六,获证后的跟踪检查、产品认证模式应当依据产品的性能,对涉及公共安全.人体健康和环境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产品的生命周期,生产,进口产品的风险状况等综合因素,按照科学、便利等原则予以确定,第九条 认证规则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适用的产品范围、二.适用的产品所对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三,认证模式,四.申请单元划分原则或者规定、五.抽样和送样要求。六.关键元器件或者原材料的确认要求 需要时,七,检测标准的要求,需要时。八,工厂检查的要求,九,获证后跟踪检查的要求、十、认证证书有效期的要求、十一,获证产品标注认证标志的要求。十二 其他规定,第十条,列入目录产品的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进口商,以下统称认证委托人,应当委托经国家认监委指定的认证机构、以下简称认证机构,对其生产,销售或者进口的产品进行认证、委托其他企业生产列入目录产品的、委托企业或者被委托企业均可以向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委托 第十一条.认证委托人应当按照具体产品认证规则的规定 向认证机构提供相关技术材料,销售者 进口商作为认证委托人时 还应当向认证机构提供销售者与生产者或者进口商与生产者订立的相关合同副本.委托其他企业生产列入目录产品的、认证委托人还应当向认证机构提供委托企业与被委托企业订立的相关合同副本.第十二条,认证机构受理认证委托后.应当按照具体产品认证规则的规定,安排产品型式试验和工厂检查 第十三条 认证委托人应当保证其提供的样品与实际生产的产品一致 认证机构应当对认证委托人提供样品的真实性进行审查、认证机构应当按照认证规则的要求。根据产品特点和实际情况 采取认证委托人送样。现场抽样或者现场封样后由认证委托人送样等抽样方式、委托经国家认监委指定的实验室 以下简称实验室,对样品进行产品型式试验,第十四条。实验室对样品进行产品型式试验、应当确保检测结论的真实,准确。并对检测全过程作出完整记录,归档留存.保证检测过程和结果的记录具有可追溯性,配合认证机构对获证产品进行有效的跟踪检查.实验室及其有关人员应当对其作出的检测报告内容以及检测结论负责、对样品真实性有疑义的、应当向认证机构说明情况、并作出相应处理.第十五条、需要进行工厂检查的,认证机构应当委派具有国家注册资格的强制性产品认证检查员 对产品生产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生产产品与型式试验样品的一致性等情况 依照具体产品认证规则进行检查,认证机构及其强制性产品认证检查员应当对检查结论负责 第十六条.认证机构完成产品型式试验和工厂检查后 对符合认证要求的。一般情况下自受理认证委托起90天内向认证委托人出具认证证书。对不符合认证要求的,应当书面通知认证委托人,并说明理由.认证机构及其有关人员应当对其作出的认证结论负责。第十七条,认证机构应当通过现场产品检测或者检查,市场产品抽样检测或者检查 质量保证能力检查等方式 对获证产品及其生产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和有效的跟踪检查 控制并验证获证产品与型式试验样品的一致性,生产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持续符合认证要求,第十八条.认证机构应当对跟踪检查全过程作出完整记录,归档留存 保证认证过程和结果具有可追溯性.对于不能持续符合认证要求的。认证机构应当根据相应情形作出予以暂停或者撤销认证证书的处理,并予公布,第十九条 认证机构应当按照认证规则的规定 根据获证产品的安全等级,产品质量稳定性以及产品生产企业的良好记录和不良记录情况等因素。对获证产品及其生产企业进行跟踪检查的分类管理,确定合理的跟踪检查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