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一节 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员,第十二条 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根据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实际需要设立 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可以在县和不设区的市设立。也可以在设区的市或者其市辖区设立、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在当地人民政府指导下设立 设立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的 其日常工作由当地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承担 第十三条,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由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代表、有关人民团体代表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农民代表和法律,经济等相关专业人员兼任组成 其中农民代表和法律,经济等相关专业人员不得少于组成人员的二分之一,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设主任一人,副主任一至二人和委员若干人。主任,副主任由全体组成人员选举产生.第十四条,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依法履行下列职责,一.聘任,解聘仲裁员,二 受理仲裁申请。三、监督仲裁活动.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应当依照本法制定章程.对其组成人员的产生方式及任期,议事规则等作出规定.第十五条。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应当从公道正派的人员中聘任仲裁员,仲裁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从事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满五年。二。从事法律工作或者人民调解工作满五年 三.在当地威信较高,并熟悉农村土地承包法律以及国家政策的居民,第十六条、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应当对仲裁员进行农村土地承包法律以及国家政策的培训,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应当制定仲裁员培训计划.加强对仲裁员培训工作的组织和指导、第十七条。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 仲裁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遵守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章程和仲裁规则,不得索贿受贿,徇私舞弊。不得侵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仲裁员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以及接受当事人请客送礼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其除名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受理对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仲裁员违法违纪行为的投诉和举报。并依法组织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