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贷后管理第三十四条。贷款人应加强对借款人资金挪用行为的监控.发现借款人挪用贷款资金的,应按照合同约定采取要求借款人整改,提前归还贷款或下调贷款风险分类等相应措施进行管控、第三十五条 贷款人应加强贷款资金发放后的管理、针对借款人所属行业及经营特点,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测、分析借款人经营,财务 信用 支付。担保及融资数量和渠道变化等状况.掌握各种影响借款人偿债能力的风险因素,对于简化或不再进行现场实地调查的业务 应当按照适当比例实施贷后实地检查 第三十六条.贷款人应通过借款合同的约定,要求借款人指定专门资金回笼账户并及时提供该账户资金进出情况 贷款人可根据借款人信用状况。融资情况等,与借款人协商签订账户管理协议、明确约定对指定账户回笼资金进出的管理,贷款人应关注大额及异常资金流入流出情况.加强对资金回笼账户的监控,第三十七条.贷款人应动态关注借款人经营。管理,财务及资金流向等重大预警信号。根据合同约定及时采取提前收回贷款,追加担保等有效措施防范化解贷款风险 第三十八条,贷款人应评估贷款业务品种 额度。期限与借款人经营状况。还款能力的匹配程度。作为与借款人后续合作的依据 必要时及时调整与借款人合作的策略和内容、第三十九条。贷款人应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和借款合同的约定、参与借款人大额融资.资产出售以及兼并 分立、股份制改造,破产清算等活动,维护贷款人债权、第四十条,借款人申请贷款展期的。贷款人应审慎评估展期原因和后续还款安排的可行性,同意展期的 应根据借款人还款来源等情况.合理确定展期期限,并加强对贷款的后续管理,按照实质风险状况进行风险分类,期限一年以内的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 期限超过一年的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的一半、第四十一条。贷款人应按照借款合同约定.收回贷款本息.对于未按照借款合同约定偿还的贷款。贷款人应采取清收.协议重组。债权转让或核销等措施进行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