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流动资金贷款业务经营行为。加强流动资金贷款审慎经营管理。促进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健康发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贷款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 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流动资金贷款 是指贷款人向法人或非法人组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办理银行贷款的主体除外 发放的,用于借款人日常经营周转的本外币贷款,第四条。贷款人开展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应当遵循依法合规。审慎经营.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第五条,贷款人应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实行贷款全流程管理,全面了解客户信息,建立流动资金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和有效的岗位制衡机制,将贷款管理各环节的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岗位 并建立各岗位的考核和问责机制。第六条.贷款人应合理测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审慎确定借款人的流动资金授信总额及具体贷款的额度。不得超过借款人的实际需求发放流动资金贷款,贷款人应根据借款人经营的规模和周期特点。合理设定流动资金贷款的业务品种和期限,以满足借款人经营的资金需求,实现对贷款资金回笼的有效控制,第七条.贷款人应将流动资金贷款纳入对借款人及其所在集团客户的统一授信管理,并根据风险管理实际需要。建立风险限额管理制度 第八条 贷款人应根据经济运行状况。行业发展规律和借款人的有效信贷需求等.合理确定内部绩效考核指标、不得制订不合理的贷款规模指标。不得恶性竞争和突击放贷,第九条.贷款人应与借款人约定明确,合法的贷款用途.流动资金贷款不得用于借款人股东分红 以及金融资产,固定资产 股权等投资,不得用于国家禁止生产。经营的领域和用途,对向地方金融组织发放流动资金贷款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十条 流动资金贷款禁止挪用,贷款人应按照合同约定检查,监督流动资金贷款的使用情况、第十一条.流动资金贷款期限原则上不超过三年,对于经营现金流回收周期较长的、可适当延长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五年,第十二条 流动资金贷款利率应当遵循利率市场化原则、由借贷双方在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协商确定,第十三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对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实施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