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道路旅客运输及道路旅客运输站经营活动,维护道路旅客运输市场秩序、保障道路旅客运输安全 保护旅客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从事道路旅客运输,以下简称道路客运,经营以及道路旅客运输站 以下简称客运站.经营的,应当遵守本规定、第三条,本规定所称道路客运经营。是指使用客车运送旅客。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具有商业性质的道路客运活动,包括班车。加班车,客运,包车客运 旅游客运.一 班车客运是指客车在城乡道路上按照固定的线路 时间,站点。班次运行的一种客运方式。加班车客运是班车客运的一种补充形式.是在客运班车不能满足需要或者无法正常运营时,临时增加或者调配客车按客运班车的线路 站点运行的方式,二 包车客运是指以运送团体旅客为目的.将客车包租给用户安排使用,提供驾驶劳务、按照约定的起始地,目的地和路线行驶,由包车用户统一支付费用的一种客运方式、三。旅游客运是指以运送旅游观光的旅客为目的,在旅游景区内运营或者其线路至少有一端在旅游景区,点 的一种客运方式.本规定所称客运站经营。是指以站场设施为依托.为道路客运经营者和旅客提供有关运输服务的经营活动 第四条.道路客运和客运站管理应当坚持以人为本 安全第一的宗旨,遵循公平,公正。公开、便民的原则。打破地区封锁和垄断.促进道路运输市场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出行需求 道路客运及客运站经营者应当依法经营。诚实信用、公平竞争 优质服务。鼓励道路客运和客运站相关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 第五条。国家实行道路客运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制度,鼓励道路客运经营者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公司化经营.禁止挂靠经营,第六条、交通运输部主管全国道路客运及客运站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的道路客运及客运站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道路客运及客运站管理工作,第七条,道路客运应当与铁路,水路,民航等其他运输方式协调发展、有效衔接,与信息技术,旅游、邮政等关联产业融合发展。农村道路客运具有公益属性。国家推进城乡道路客运服务一体化、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