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四十九条.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道路货物运输经营和货运站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职责权限和法定程序进行监督检查,第五十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配发、道路运输证、的货运车辆进行审验,每年审验一次,审验内容包括车辆技术等级评定情况 车辆结构及尺寸变动情况和违章记录等,审验符合要求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在 道路运输证.上做好审验记录,不符合要求的。应当责令限期改正或者办理变更手续.第五十一条.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重点在货运站、货物集散地对道路货物运输,货运站经营活动实施监督检查,此外 根据管理需要、可以在公路路口实施监督检查、但不得随意拦截正常行驶的道路运输车辆.不得双向拦截车辆进行检查。第五十二条。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实施监督检查时,应当有2名以上人员参加 并向当事人出示行政执法证件.第五十三条。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向被检查单位和个人了解情况.查阅和复制有关材料。但是。应当保守被调查单位和个人的商业秘密,被监督检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接受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有关情况或者资料。第五十四条,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货运站,货物集散地实施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货运车辆有超载行为的。应当立即予以制止、装载符合标准后方可放行,第五十五条。取得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的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在许可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管辖区域外违法从事经营活动的、违法行为发生地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将当事人的违法事实、处罚结果记录到 道路运输证、上。并抄告作出道路运输经营许可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第五十六条,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违反本规定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过程中 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将其违法证据先行登记保存,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拒不履行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以将其拒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通知违法车辆车籍所在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作为能否通过车辆年度审验和决定质量信誉考核结果的重要依据、第五十七条,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实施道路运输监督检查过程中。对没有.道路运输证,又无法当场提供其他有效证明的货运车辆可以予以暂扣.并出具,道路运输车辆暂扣凭证,见附件4.详情请登录交通运输部网站查阅.对暂扣车辆应当妥善保管.不得使用,不得收取或者变相收取保管费用,违法当事人应当在暂扣凭证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接受处理。逾期不接受处理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依法作出处罚决定,并将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当事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第五十八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在实施道路运输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取得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的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不再具备开业要求的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由原许可机关撤销原许可.第五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予以公示、一 没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货运车辆上安装符合标准的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的.二 大型物件运输车辆不按规定悬挂、标明运输标志的 三.发生公共突发性事件.不接受当地政府统一调度安排的,四 因配载造成超限,超载的 五.运输没有限运证明物资的,六.未查验禁运,限运物资证明。配载禁运、限运物资的,第六十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将道路货物运输及货运站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违法行为记入信用记录、并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