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审查第十四条,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对法律援助申请进行审查、确定是否具备下列条件、一、申请人系公民或者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二。申请事项属于法律援助范围,三.符合经济困难标准或者其他法定条件 第十五条,法律援助机构核查申请人的经济困难状况 可以通过信息共享查询.或者由申请人进行个人诚信承诺,法律援助机构开展核查工作 可以依法向有关部门、单位.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或者个人核实有关情况.第十六条.受理申请的法律援助机构需要异地核查有关情况的、可以向核查事项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请求协作、法律援助机构请求协作的,应当向被请求的法律援助机构发出协作函件。说明基本情况,需要核查的事项,办理时限等。被请求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予以协作.因客观原因无法协作的,应当及时向请求协作的法律援助机构书面说明理由、第十七条,法律援助机构应当自收到法律援助申请之日起七日内进行审查 作出是否给予法律援助的决定。申请人补充材料,作出说明所需的时间.法律援助机构请求异地法律援助机构协作核查的时间,不计入审查期限 第十八条,法律援助机构经审查,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申请人经济困难 一,申请人及与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符合受理的法律援助机构所在省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经济困难标准的、二,申请事项的对方当事人是与申请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申请人符合受理的法律援助机构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经济困难标准的。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申请人所提交材料真实有效的、第十九条.法律援助机构经审查.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当决定给予法律援助,并制作给予法律援助决定书。对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当决定不予法律援助、并制作不予法律援助决定书 不予法律援助决定书应当载明不予法律援助的理由及申请人提出异议的途径和方式 第二十条.给予法律援助决定书或者不予法律援助决定书应当发送申请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情形的.法律援助机构还应当同时函告有关办案机关、监管场所 第二十一条,法律援助机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先行提供法律援助的.受援人应当在法律援助机构要求的时限内。补办有关手续、补充有关材料。第二十二条.申请人对法律援助机构不予法律援助的决定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设立该法律援助机构的司法行政机关提出。第二十三条,司法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异议之日起五日内进行审查.认为申请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当以书面形式责令法律援助机构对该申请人提供法律援助,同时书面告知申请人 认为申请人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当作出维持法律援助机构不予法律援助的决定 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申请人对司法行政机关维持法律援助机构决定不服的 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