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雷电防护11,0.1 通用雷达站设备类型多样。分布环境复杂,本标准涉及气象雷达站.空管监视雷达站。场面监视雷达站等,因此 通用雷达站防雷设计除符合国家标准外,还要符合行业规范,标准。现行行业规范,标准有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施防雷技术规范。MH,T 4020 2006,新一代天气雷达站防雷技术规范 QX.2、2000、风廓线雷达站防雷技术规范,QX.T.162。2012 11,0,2。为了降低被雷击的概率.通用雷达站的接闪器高度在满足保护功能的情况下要尽量低、设置在机场飞行区的接闪杆高度设计,要同时满足机场端,侧 净空的要求,如有冲突时,通常采用多根接闪杆组成的保护阵列措施、适当降低接闪杆的高度、为了不影响雷达电波的传输特性,接闪杆的支撑材料可采用高强度复合材料管替代金属管,其内用截面积不小于50mm2多股铜线实现接闪器与金属管的接地连接,11,0,3,引下线是雷电流主放电通道 其建筑物引下线平均水平间距要依不同雷达类型 按各自规范规定执行.因为雷电流会产生电动力、如果引下线成直角或锐角.会被电动力拉直.致引下线断开,所以主放电通道的引下线导体弯曲半径要大于300mm.要利用建筑物内的钢筋做引下线 雷电流被多条引下线分流,故侧闪络和电磁干扰所带来的危险就将减小 因为雷电流 脉冲、流过引下线会产生很高的过电压 就此产生危险火花,同时也会有很强的LEMP产生。对雷达设备产生干扰 所以其需满足防高压击穿的间隔距离,s 要求 符合防高磁场的安全距离.ds.要求 直击雷防高压击穿的间隔距离。s,和防高磁场的安全距离 ds。计算见,雷电防护,第3部分,建筑物的物理损坏和生命危险。GB.T,21714。3和.雷电防护。第4部分。建筑物内电气和电子系统。GB、T.21714,4,11.0.4,要利用雷达站建筑物基础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当自然接地体达不到接地电阻的要求,可围绕建 构,物增设环形人工接地体,外部防雷装置专设的接地装置要设置为环形,相邻建筑 构。物接地体之间,至少用两条埋地接地线互相联通、接地电阻值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第4、3,6条的规定外、还要根据各类雷达工作接地的不同要求设计。当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时,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第5。4,6条的要求 接地装置要设置警示标志、要采取防跨步电压措施、雷达设备在接地装置上的连接点与引下线的接入点间。要保持一定的电气安全距离.引下线与平行布设的各类天线,馈线,信号线,控制线。电源线的间距,要不小于1.8m。11 0。5,屏蔽和等电位连接,是通用雷达站防雷电电磁脉冲的重要措施,做法要符合条文规定 1,为实现通用雷达站的屏蔽及等电位的要求。凡已明确需要做屏蔽及等电位的部位。都要在土建施工阶段就从建筑物主钢筋焊接引出预留端子,铁板 雷达站室外部分 供接闪杆。雷达金属外壳及金属线管.防杂波的屏蔽网等接地连接使用 雷达站室内部分,主要沿建筑物各柱子内侧主钢筋焊接引出预留端子,排、所有预留用于等电位连接的端子排,箱、及连接件.要采取防电化学腐蚀处理。固定雷达天线座及其他装置的预埋地脚螺栓,也要与建筑物主钢筋可靠焊接,要充分利用建筑物内外金属构件的多重连接。实现屏蔽等电位 要将建筑物上的大尺寸金属件,如金属幕墙。干挂花岗岩的钢结构。排气孔.上下水管 门窗框。阳台。围栏,导线槽、管道 钢梯,室外金属外壳等连接在一起、并与防雷装置相连、通过以上措施建立形成屏蔽笼 对屏蔽磁场和建立保护区特别重要。对配电线路,通信线路 设备外壳要采取屏蔽措施 所有进入通用雷达站设施的金属管道、通信管道、电力管道,水管 暖气管等.及外来导电物 均要在LPZ0与LPZ1雷电防护区交界处,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第6、3.4条要求进行总等电位连接,在后续雷电防护区交界处,按总等电位连接的方法进行局部等电位连接。2,因为雷电电磁场的频谱是低频磁场,电场可忽略,所以磁屏蔽材料应选高磁导的铁磁材料 线缆屏蔽一般用镀锌钢管.密闭的槽道和桥架等,屏蔽材料厚度要考虑磁饱和特性、太薄的板材易磁饱和、会起不到屏蔽作用,屏蔽体需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可靠接地屏蔽体电气性能是连续的良好导电导磁的 所以金属屏蔽槽,管都要做低阻抗的电气连接、建筑物的外墙钢筋通常适当加密 使用金属门窗.窗上要装设不大于200mm.200mm的金属网,3,在线路的总配电箱等LPZ0A或LPZ0B与LPZ1区交界处。要设置.类试验的电涌保护器或,类试验的电涌保护器作为第一级保护 T1.在配电线路分配电箱、电子设备机房配电箱等后续防护区交界处。可设置.类或.类试验的电涌保护器作为后级保护,T2.特殊重要的电子信息设备电源端口,可安装。类或 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作为精细保护 T3,在设备机柜装设防雷滤波型PDU,对终端设备保护可起到很好的作用,使用直流电源的信息设备。视其工作电压要求。宜安装适配的直流电源线路电涌保护器。当通用雷达站配电装置与主机房同处一室时、第一级电源防雷通常采用防雷箱形式,防雷箱要符合防火防爆要求,航空障碍灯 空调,环境监控等其他用电设备、在其配电箱处安装SPD 此外,通常在建筑设计时为雷电监测和接地监测装置预留接口,将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SPD的运行数据列入环境监控系统进行管理,通用雷达站的信号线、特别是雷达方位编码,由于其频谱特性与雷电的频谱相近、经常会出现因雷击导致损坏,故一般在信号线两端加装适配的浪涌保护器或信号防护箱 使其特性参数,接口.传输速率,工作电压.波形。阻抗,驻波比、插入损耗.频带宽度等 机械接口满足没备运行要求,其接地线需就近与机架可靠连接。实践表明.在多雷区或强雷区,雷达站天馈线部分最好采用金属板材制成的线槽。并包裹在桥架外面进行防雷保护屏蔽。4。机房内的低阻抗等电位连接基准网络,是最大限度减少机房设备之间的电位差.等电位连接分为星形,S型 和网形,M型 两种方法,S型等电位连接适合于低频。kHz级,和设备较少的系统,M型等电位连接则适合于高频。MHz级,和设备较多的系统,通用雷达机房,通常采用M型等电位连接方法.雷达站面积大于40m2的机房.要设置网形 Mm,结构连接、室内的各金属组件、设备外壳和机架,金属门窗和金属隔墙。吊顶的轻钢龙骨架、金属屏蔽线缆的屏蔽层 和直流地。逻辑地,防静电接地、交流地、SPD的接地等各类接地,均要以最短距离连接到等电位连接带 网。上 设备接到连接网络的导体要为两根,长度相差10 连接网络要多点接入共用接地系统,要远离主放电通道的接地点 具体做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中附录图D,0 4,4或图D,0 4.5的要求.11 0.6.建筑物内部对浪涌和磁场的抗扰水平有限.在遭雷电和伴随产生的磁场效应时.雷电流会流经屏蔽层,特别是LPZ1,靠近屏蔽处的磁场具有相对高的数值,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或错误运行。因此雷达机房、监控室通常设置在距LPZ.见图1、屏蔽层有一定距离的有效屏蔽空间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