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教练员管理第十八条,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实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鼓励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优先聘用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人员担任教练员、鼓励教练员同时具备理论教练员和驾驶操作教练员的教学水平.第十九条、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教练员聘用管理制度.不得聘用最近连续3个记分周期内有交通违法记分满分记录或者发生交通死亡责任事故.组织或者参与考试舞弊、收受或者索取学员财物的人员担任教练员,第二十条.教练员应当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规范施教.并如实填写.教学日志 和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记录,以下简称,培训记录,式样见附件2.在教学过程中.教练员不得将教学车辆交给与教学无关人员驾驶.第二十一条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应当对教练员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教学技能、应急处置等相关内容的岗前培训.加强对教练员职业道德教育和驾驶新知识,新技术的再教育 对教练员每年进行至少一周的培训 提高教练员的职业素质 第二十二条.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应当加强对教练员教学情况的监督检查,定期开展教练员教学质量信誉考核、公布考核结果。督促教练员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十三条 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教练员教学质量信誉考核办法.考核内容应当包括教练员的教学业绩,教学质量排行情况。参加再教育情况,不良记录等.第二十四条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应当建立教练员档案,并将教练员档案主要信息按要求报送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教练员档案包括教练员的基本情况.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取得情况。参加岗前培训和再教育情况。教学质量信誉考核情况等 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教练员信息档案。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教练员信息档案进行动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