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2。声学特性指标。本规范以当前国际电声设备达到的使用特性为基础。综合调查了北京 上海、杭州 济南。广州等城市近几年建成部分厅堂的扩声系统测量数据 使用效果和一些实验结果,参考相关行业制定的、些标准、以及我国经济现状、在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中、最大声压级 传输频率特性、传声增益、声场不均匀度 系统总噪声级等参数。已是常规的测量项目。早后期声能比由于测量仪器并不普及、也是为了利用现有测量C80的设备 建议作为可选项、列入本规范的电,声特性指标,虽然是鉴定厅堂扩声系统电。声性能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例如,关于客观方法评定与清晰度有关的语言传输质量、IEC。60268、16.2003中这样描述,3,3,扩声系统语言传输指数.STIPA,法是STI法的简化形式 适用于评价包括扩声系统的房间声学的语言传输质量 3.4,房间语言传输指数、RAST、法是STI法的简化形式、适用于评价发话人位置和听音人位置之间不用通信系统的直接语言传输质量,RASTI法涉及噪声干扰和时域上的失真.回声,混响时间、在调试扩声系统指标时、应结合主观听音进行,由于有扩声时,语言和演出的听音效果 不仅与厅堂扩声系统的电 声性能有关 而且还与建筑声学性能有关 因此.在鉴定厅堂声学特性时、除按本规范所规定的电、声特性指标进行测量外、还应按,剧场 电影院和多用途礼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或所选用的设计值。如混响时间,来进行考核 测量方法按,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4959,95中的有关条款进行。其中.混响时间T60 测量声源的位置含主扬声器系统。但建筑声学特性不属于本规范范围、故未列入。各项声学特性指标进一步说明如下。1 最大声压级决定重放声动态范围的上限.而系统总噪声级决定其下限。实际上扩声系统所产生的噪声一般低于厅堂运行时的背景噪声.故听音动态范围的下限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受背景噪声所限制的,对演出性扩声系统规定的最大声压级是以国内一些厅堂的实测值和使用效果作为依据。国内近年的实践表明是适宜的.某些特别的演出形式要求更高的最大声压级。应由业主与设计者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商定、不宜作为规范、2、根据一些厅堂传输频率特性的实测值及其对扩声系统的使用效果的反映。并参考有关资料,提出了传输频率特性的要求、为调音操作员提供一个系统平台、调音员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调整适用各种用途的特性。同时,为了简化条件.便于比较.平台.特性的测试方法统一按,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 4959 95中6 1、1,2执行.3、传声增益,国内外的实践证明.扩声系统在产生声反馈自激临界啸叫点以下6dB运行。系统基本稳定、即系统的稳定度至少为6dB、因此、本规范取值可以认为是合适的,扩声系统在使用传声器时,对传声器拾取的声音的放大量,是考察扩声反馈程度的重要指标。传声增益越高、扩声系统的声音放大量越大。4 本规范中规定扩声系统的稳态声场不均匀度。目的是便于检测,其数值是现场调查测量的总结归纳,基本上反映扬声器系统的覆盖是否合理,5.系统总噪声级.扩声系统在最大可用增益,且无有用声信号输入时,厅堂内各听众席处的噪声、该指标目的在于限制交流电噪声、扬声器系统或设备安装不当在服务区域引起的二次噪声等,目前.厅堂的种类与称呼很多、规模大到几千座的会堂,小到几十座的会议厅、剧场主要以演出歌舞。戏曲和话剧为主、多用途礼堂主要指多功能厅。礼堂、会堂,会议厅.或大型讲堂。有时可兼作,般表演.因此.我们将厅堂进行规范性的分类,文艺演出类,多用途类和会议类.根据厅堂的投资规模和不同用途的需要、可选取不同类型的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及等级,文艺演出类,适用于大型文艺演出的厅堂、多用途类,适用于戏曲演出场所或多用途礼堂,会议类,适用于会议扩声为主的场所、音乐厅一般是指靠自然声来表现演出效果的场所.但音乐厅不局限于单一使用功能,音乐厅安装扩声系统。目的不尽相同、除某些音乐节目源需使用外。还考虑弱音器乐的补充扩声,如报幕.也有为电声器乐而准备的 因此,特性指标就要有所选择,厅堂的建设常常被要求满足多任务功能 如一个剧场.需满足演出,放电影和开会等需要。多用途礼堂常常要求能满足演出。放电影和开会等需要 所以,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类型的选择不在于厅堂建筑本身的模式。而在于建设者的宏观选择,考虑到一些厅堂的建设中由于投资总额及客观的原因 各类型的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均分为一 二两个等级 供业主及设计者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