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3 扬声器系统3.3,1 扬声器系统布置应满足扩声功能要求,1,厅堂的扬声器系统布置条件常受扩声系统设计者介入整体工程设计的早晚的影响。因其他专业,特别是建筑结构往往不会为扩声系统预留合适的扬声器系统安装位置、所以应及早介入整体工程的设计,选用较佳的扬声器系统布置方案,集中式的主扬声器系统宜设在舞台 主席台.与观众席之间的上部位置 2。单声道、适用于语言为主的扩声 双声道,左.右 适用于文艺演出为主且体型较窄或小型场所的扩声,三声道、左,中。右、适用于文艺演出为主的大,中型场所扩声,4。主扬声器系统无法提供足够的直达声的观众席主要出现在后排或挑台下方,剧场一类对扩声系统要求较高的厅堂,宜根据实际清况,在台口两侧较低位置或观众厅首排前方位置安装补充扬声器系统.以拉低声像的高度.改善听感,5、配合舞台演出获得更好的效果。有仅设于观众厅的.也有包含舞台区的、效果声扬声器系统的设置以及通道数目前国内外未有 致的结论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还只是设计者根据使用要求和实际情况设置的一个系统平台,有待于音响艺术创作者在这些系统平台上进行更多的实践,6,舞台。主席台.的扩声扬声器系统是为舞台上的演职员监听 些重放的节目或会议时主席台就坐者的听音而设置,扬声器系统大多布置在上部。信号相对单一 系统的指标在设计时应选定适当的指标等级.7、具有演出功能的厅堂,演职员还需监听同台演出者彼此之间的声音.因此,设置于舞台的监听扬声器信号应具有选择性,满足演职人员对演出监听的要求.本规范中的厅堂扩声系统特性指标是以服务于听众的主扩声系统特性指标规定的 对于厅堂中其他子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可参考。表4、2,1,表4,2.3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中的相应规定,如最大声压级,传输频率特性等.指标等级对应于主扩声系统可适当降低。3 3,2。基于安全的要求,扬声器系统的安装在设计时必须考虑.所以列为强制性条文 3。3.3 扬声器系统的安装方式不同 其影响会不同,1,扬声器系统明装,声辐射性能受影响较小 在国际上应用较多,2,采用暗装,所用透声材料的控制往往也是工程配合的难点,所用饰面格栅的尺寸,宽度和深度.小于等于20mm并不是目标.有条件的应更小.3、指控制扬声器系统与传声器距离及其相对应的指向性.具有演出功能的厅堂,同一声道扬声器系统的数量及位置应考虑对听众区造成的声波干涉问题.到达听众区的声能 频率,幅度,时间,空间构成、应尽可能使声音自然,声像一致,必要时 应用信号处理设备调整声音的时间关系。改善声波干涉问题 3,3.4.一方面功率放大器与主扩声扬声器之间的连线太细.会造成功率损耗太大,直接影响到音质效果等,另一方面连线太粗、对于施工安装等也会带来不便 因此设定一个适当的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