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技术要求5,1。一般要求5、1、1 不得使用有毒,有害或引起皮肤过敏等伤害人体的材料,5、1、2、不得使用回收,再生材料作为安全帽受力部件.如帽壳,顶带,帽箍等、的原料。5,1 3。材料耐老化性能应不低于产品标识明示的使用期限、正常使用的安全帽在使用期限内不能因材料原因导致防护功能失效 5.2.基本性能要求5、2.1.帽箍 帽箍应可根据安全帽标识中明示的适用头围尺寸进行调整 5。2。2.吸汗带,帽箍对应前额的区域应有吸汗性织物或增加吸汗带,吸汗带宽度应不小于帽箍的宽度,5,2,3,下颏带尺寸.安全帽如有下颏带,应使用宽度不小于10mm的织带或直径不小于5mm的绳 5,2,4,帽壳,帽壳表面不能有气泡.缺损及其他有损性能的缺陷 5。2 5。部件安装.安全帽各部件的安装应牢固.无松脱。滑落现象.5,2,6.质量、不包括附件 特殊型安全帽不应超过600g,普通型安全帽不应超过430g。产品实际质量与标记质量相对误差不应大于5,5,2,7,帽舌,按照GB、T.2812规定的方法测试,帽舌应,70mm、5。2、8,帽沿。按照GB,T,2812规定的方法测试.帽沿应,70mm,5、2,9,佩戴高度、按照GB、T.2812规定的方法测量,佩戴高度应 80mm.5 2、10。垂直间距,按照GB.T,2812规定的方法测量.垂直间距应。50mm 5.2 11 水平间距,按照GB、T 2812规定的方法测量.水平间距应,6mm 5、2。12,帽壳内突出物.帽壳内侧与帽衬之间存在的尖锐锋利突出物高度不得超过6mm,突出物应有软垫覆盖。5、2。13 通气孔,当帽壳留有通气孔时,通气孔总面积不应大于450mm2、5 2、14、下颏带强度 当安全帽有下颏带时,按照GB。T,2812规定的方法测试,下颏带发生破坏时的力值应介于150N,250N之间。5、2。15,附件 当安全帽配有附件,如防护面屏。护听器,照明装置、通信设备,警示标识,信息化装置等,时.附件应不影响安全帽的佩戴稳定性.同时不影响其正常防护功能.5.2,16、冲击吸收性能,按照GB。T。2812规定的方法测试。经高温,50、2。低温.10。2,浸水,水温20。2、紫外线照射预处理后做冲击测试。传递到头模的力不应大于4900N。帽壳不得有碎片脱落 5.2.17 耐穿刺性能,按照GB,T、2812规定的方法测试.经高温 50,2,低温。10,2,浸水,水温20。2。紫外线照射预处理后做穿刺测试,钢锥不得接触头模表面,帽壳不得有碎片脱落。5 3 特殊性能要求5 3、1,阻燃性能。按照GB,T,2812规定的方法测试,续燃时间不应超过5s 帽壳不得烧穿,5,3 2,侧向刚性、按照GB,T,2812规定的方法测试、最大变形不应大于40mm。残余变形不应大于15mm.帽壳不得有碎片脱落。5.3,3。耐低温性能5、3.3 1。按照GB。T 2812规定的方法。经低温。30。2 3h预处理后做冲击测试,传递到头模的力不应大于4900N 帽壳不得有碎片脱落.5、3,3 2、按照GB.T.2812规定的方法 经低温、30,2。3h预处理后做穿刺测试。钢锥不得接触头模表面.帽壳不得有碎片脱落,5,3,4、耐极高温性能5、3 4。1,按照GB、T 2812规定的方法、或依照附录A进行预处理,仲裁检验优先采用GB,T 2812规定的方法,经极高温、150。5,1h预处理后做冲击测试 传递到头模的力不应大于4900N.帽壳不得有碎片脱落、5,3。4。2,按照GB T.2812或附录A规定的方法,或依照附录A进行预处理,仲裁检验优先采用GB.T、2812规定的方法。经极高温.150.5。1h预处理后做穿刺测试、钢锥不得接触头模表面、帽壳不得有碎片脱落.5,3 5。电绝缘性能.按照GB T 2812规定的方法测试.G级安全帽泄漏电流不应大于3.0mA.E级安全帽泄漏电流不应大于9、0mA,当测试电压加大至30000V时。安全帽不应被击穿,发生燃烧现象 5,3.6 防静电性能.按照GB T。2812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表面电阻应为1 105Ω,1,1010Ω,5。3。7.耐熔融金属飞溅性能、按照GB.T、2812或附录B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仲裁检验优先采用GB,T、2812规定的方法、安全帽不应存在以下情况,出现帽壳被穿透的现象,出现大于10mm的损坏变形。帽壳续燃时间大于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