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 50260,2013条文说明修订说明.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2013.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3年1月28日以第1632号公告批准发布,本规范是在,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96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上一版的主编单位是电力工业部西北电力设计院.参编单位是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电力工业部华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业部电力建设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太原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主要起草人员是蒋士青 赵道揆、文良谟.郭玉学,刘曾武,尹之潜.石兆吉 张其浩,徐健学,白玉麟.朱永庆、王永滋。李勃,王延白、张圣贤.钟德山,范良干.李世温,曲乃泗、罗命达、彭世良、王祖慧,焦悦琴 张运刚,汪丽珠 高象波。本次规范修订工作。原则上包括原有版本的全部内容 对原有条款中不能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及未反映当前技术进步的内容进行了修订 本次修编还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10及.工业企业电气设备抗震设计规范,GB,50556 2010进行了协调.同时对全国有关单位的回复意见,也在修编中予以体现。本次修订过程中.发生了2008 年、5.12、汶川大地震、修订组调查了汶川大地震后四川电力公司 甘肃电力公司及陕西电力公司等多个单位的500kV变电站,220kV变电站 110kV变电站及四川境内的多个大中型火力发电厂和水利发电站的电力设施的受损情况、分析了电力设施受损的原因,论证了将220kV枢纽站列入重要电力设施的必要性,吸收了汶川大地震电力设施及电力设备受损情况的经验和教训、另外。本次修订也吸收了原国家电力公司重点科研项目,大型火电厂主厂房抗震设计试验研究,的研究成果及近几年的高参数、大容量机组的设计经验.与1996年版规范相比、本版的主要变动有,整体结构进行了调整,标准正文框架按,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建标.2008,182号,设置、技术内容按板块编排。新增了术语与符号.增加了英文目录,增补了修订说明,扩大了规范的适用范围.使之可用于单机容量为1000MW,机组,750kV、变电工程及660kV 以下换流站工程,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确定场地划分,修改了地震影响系数 对动力设计方法,支架动力放大系数,荷载效应组合以及地震试验等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增加电气设备的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适当提高了重要电力设施及一般电力设施的抗震设防标准、适度增加主厂房钢筋混凝土结构布置的要求,对特别不规则布置提出了限制条件,补充栈桥与相邻建。构,筑物间在高抗震设防要求时的连接方式等内容、明确了作抗震验算杆塔的设计原则,本次修订后 本规范第1.0.3,1。0,7 1.0 8、1、0 10 3、0,6。3、0.8。3.0 9 5,0,1。5.0.3,5、0.4、7、1、2条为强制性条文,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 修订组按章 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范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还着重对强制性条文的强制性理由做了解释.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范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范规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