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施,工4,2 1,施工应按正式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进行,不得随意更改。需变更时 应填写本规范附录A中表A、0,2。并应经原设计单位批准后再施工、4.2,2,红外辐射单元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红外辐射单元可采用吊装.壁装或流动安装方式 2.红外辐射单元不应直接面向窗户、3、红外辐射单元安装的高度和投射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应有接收盲区、4。红外辐射单元进行初步安装后、应通电检测各项功能,音频接收质量应符合表3 2。1中对计权信号噪声比的要求。固定应牢固。可靠。5.红外辐射单元安装完毕后,应清洁辐射单元的光辐射面 4。2,3 传输管线槽的敷设应符合本规范第3 6节的规定.4.2,4。电缆桥架和线槽敷设线缆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 线缆的形式,规格应与设计要求相符 2、线缆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应扭结。不应受外力挤压、3.中间应无接头.4.在暗管或线槽中敷设线缆后、应在通道两端出口处用填充材料进行封堵。5.线缆的两端应贴有标签,并标明编号、书写应清晰,标签应选用不易破损材料。6 电缆沿支架或在线槽内敷设时。应在下列各处牢固固定.1,电缆垂直排列或倾斜坡度超过45,时的每个支架上,2。电缆水平排列或倾斜坡度不超过45.时。每隔1个 2个支架上、3,在引入接线盒及分线箱前150mm,300mm处 4、2,5 线缆穿管前应检查管路是否畅通 金属管管口应无毛刺、4。2,6、金属管和硬质塑料管管道较长或转弯较多时。宜加装拉线盒。相邻拉线盒之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路平直时,不应超过30m。2、两个拉线盒之间有1个转弯时 不应超过20m。3,两个拉线盒之间有2个转弯时 不应超过15m 4、两个拉线盒之间有3个转弯时。不应超过8m。4 2、7,垂直敷设的线管当垂直部分距离超过10m时.应设置固定穿线的接线盒,并应用绝缘线夹将导线固定在盒内。4。2,8,在不进入盒,箱、内的垂直管口穿入导线后,应将管口做密封处理。4、2,9 管线敷设时,隐蔽工程应做好随工验收、并应按本规范附录A中表A。0,3填写隐蔽工程验收单。4,2.10.控制室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控制室的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的有关规定.2,控制室所配备的控制台,机柜、机架应选用符合国标的定型产品 3。机柜,机架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的有关规定 4。各类跳线。线缆终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的有关规定,5。控制台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控制台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2。控制台应安装在水平的地面上.应平稳,可靠 牢固、3,附件应完整、无损伤.螺丝应紧固。台面应整洁 并无划痕.4、控制台内接线应布置合理.整齐.接插件和设备接触应可靠.设备安装应牢固.5,控制室的出线口宜在控制台或机柜的下方 6。控制室的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4.2,11、系统的防雷和接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