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泰州市区水利现代化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 海陵区,高港区,姜堰区人民政府,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泰州市区水利现代化建设行动计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3年5月17日。泰州市区水利现代化建设行动计划、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泰发,2011.5号文件.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泰州市区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落实关键措施。奋力推进我市水利现代化建设工作、现结合,泰州市区水利现代化规划,2011。2020,制定如下行动计划,一.主要目标。以构建水利现代化六大体系为主要任务,到2015年、泰州市区水利重点薄弱环节治理建设初见成效、水利现代化短板指标得到提升 到2018年,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一、基本建成.标准较高.协调配套.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长江堤防工程达到100年一遇水位加10级风浪防洪标准,老328国道流域控制线.312省道控制线工程达到100年一遇防洪标准,里下河圩区达到10.20年一遇排涝标准,圩堤全面达到,四五四,式标准 通南高沙土地区及沿江圩区达到20年一遇排涝标准。城区达到100年一遇防洪标准和20年一遇排涝标准,重点中心镇和工业园区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一般镇为20年一遇防洪标准。20年一遇排涝标准。城市管网排水一般达到1、3年一遇标准 重点地区达到3.5年一遇标准。防汛防旱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发改委,住建局 规划局、国土局,有关各区.列在首位的为牵头部门,其它为主要参与单位。下同,二,基本建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 的水资源保障体系 市区用水总量控制在14,19亿m3以内,生活供水保证率达到100.重点工业供水保证率达到97,农业供水保证率达到90.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万元GDP用水量控制在70m3以内,不含火电、一般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17,m3以内。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发改委,经信委.住建局,环保局。有关各区,三,基本建成 有效控制,河湖健康,的水生态保护体系。河湖水质明显改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5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地表水主要水体水质不劣于,类,水域面积率达到13、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70 责任单位 市水利局、发改委 经信委,住建局,环保局,有关各区、四。基本建成。生态高效、宜耕宜游,的农村水利体系,农村圩区防洪确保历史最高水位不出险.除涝标准达到20年一遇设计暴雨。农田雨后1日排出.旱涝保收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达到90 以上,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率达到95,以上,节水灌溉工程面积率达到80。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基本达到0.7以上,中沟以上灌排工程配套率达到100.田间工程配套率达到90,农村河道有效治理率达到90.全面解决市区范围内剩余的饮水不安全人口、责任单位 市水利局、农委,发改委.住建局。国土局。有关各区 五。基本建成.依法治水、管理规范。的水工程管理服务体系 水资源管理达标率达到100.骨干河道管理达标率达到92,骨干工程的完好率达到95,农水工程完好率达到85,防汛防旱管理与应急能力达到92.基层水利管理服务水平达到85 以上,责任单位、市水利局,住建局.财政局 环保局、有关各区 六 基本建成.综合配套.保障有力。的水利发展支撑体系、重要水管理事项有效实施率达到90。水利投入政策到位率达到94 人才结构达标率达到85 水利科技信息化水平达到86。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局、财政局、住建局、环保局 公安局,编办。法制办,人社局,规划局 城管局、有关各区。二.重点工作.一、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1、流域防洪除涝工程、对长江大堤加固改造。加固主江堤12 45公里,港堤3.7公里。实施长江河势控制工程.沿江建筑物改扩建工程。新建挡浪墙及堤顶公路27 3公里、进一步完善堤防管理.观测设施。加快老328国道流域控制线的闸,涵。泵站及堤防改造和达标升级建设进度.责任单位.市水利局 发改委,国土局,规划局.环保局,有关各区,2.区域防洪除涝工程、按标准加固沿江圩区、里下河地区圩区堤防、沿江圩区新增排涝流量163,5、m3,s、里下河地区新增排涝流量98m3。s,责任单位 有关各区。市水利局.3,城区发展重点区域防洪除涝工程.实施主城区东北片防洪工程、主城区防洪完善工程.实施南官河.周山河,凤凰河.古马干河,两泰官河。宣堡港等市区骨干河道整治.涵闸建设工程、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发改委。国土局、规划局.有关各区。4、农田水利工程.新建或改造灌溉泵站807座、衬砌渠道1380公里.排涝站86座、整治排水沟1045公里。配套小型建筑物6040座、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实施喷灌和滴灌工程总面积2,1万亩 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新建供水管道49。6公里.管网改造122,55公里,责任单位 有关各区.市水利局,农业局 卫生局。5、河道水质控制工程.实施,雨污分流.加快污水截流工程建设,扩建污水处理厂6座,新建1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3 6万m3.d.实施入河排污口综合整治.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城管局 环保局、规划局。国土局,水利局,6、水生态治理工程,全面疏浚整治市区二,三级河道、沟通串活水系,疏浚河道238公里。沟通河道18.5公里 新开河道29.2公里.对药城新湖,凤栖湖。龙窝湖等重点生态区实施分区控制保水工程 动力补水,流动换水、加强通南高沙区水土保持治理,对河道岸坡实施生态防护,责任单位。有关各区,市水利局。二,提高防汛防旱应急保障能力,1。全面落实各级防汛防旱责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防旱责任制。建立市,区 乡镇.街道。园区,防汛防旱组织体系,具体负责辖区内的防汛工作.责任单位,市防指.水利局,住建局,城管局。气象局,环保局 交通运输局。公安局、有关各区,2,加强预警预报能力建设,建立长江.引江河.南官河,新通扬运河 老通扬运河等重要江河水系的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加强气象.水文站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雨情。工情、灾情实时监测传输,建成防汛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对重点水利工程进行视频监控和远程调度。加强长江水下地形和河势监测.提高分析、判断能力,责任单位.市防指 水利局 城管局,气象局。水文局 有关各区,3、健全各级防汛工作组织机构,修订和完善各类防汛防旱预案。强化应急响应和联动工作机制,建立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抢救队伍 科学合理布设防汛物资存储,配置必要的抢险基础设备,提高防汛物资储备和调运水平,责任单位.市防指、水利局,住建局 城管局,气象局.环保局,交通运输局,公安局,有关各区、三,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1 落实水资源管理 三条红线,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实行用水总量控制,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控制入河排污总量,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遏制用水浪费,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发改委。环保局,经信委,农委 住建局 城管局.有关各区,2.加强用水总量控制,不断健全和完善水资源管理实时监测信息系统 扩大监测和考核管理范围.建立水资源总量控制管理框架体系 明确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加强用水计划和计量考核管理 建立区域布局和规划水资源论证.建设项目禁批和限批制度.严格水资源论证报告的预审和审查,规范取水许可审批,发放 监督管理 促进经济结构布局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 全面推行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和水位控制.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发改委,环保局 经信委,农委,住建局 有关各区、3、促进节约用水与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加强节水技术改造,培育一批节水典型 加大节水型社会建设创建力度、创建更多的节水型载体。实行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同时投产使用,三同时 制度,对取用水达到一定规模的用水大户实行重点监控。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发改委 环保局、经信委 农委.住建局 教育局.有关各区 4,强化水资源保护管理 健全水功能区管理制度.科学核定水域纳污能力.制定河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组织开展排污口普查,严格审批新增入河排污口,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建立河湖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定期组织开展重要河湖的健康评价,继续开展水生态保护和修复 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水量、水质实时监测,视频监控、日常巡查、预警能力建设及水资源监测能力建设。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发改委。环保局,经信委 农委.住建局。水文局、城管局。公安局、有关各区.四.建立稳定增长的水利投入机制,一要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切实落实各项水利投入政策,市。区财政要按当年可用财力的2 4。足额安排水利建设资金。并逐年有稳定的增长、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的农业开发资金 30。要用于农村水利建设、各区要从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划出不少于15 的资金用于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市,区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水工程.水资源管理 二要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制定优惠政策和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运用市场机制.创造条件。鼓励企业 集体及个人的多渠道融资、加大,一事一议 财政奖励补助力度、发动和组织农民群众兴修农田水利.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发改委,住建局、国土局.审计局,地税局.监察局、水利局 有关各区.五,加强水利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管理,1.健全水利工程管理体系,按照。泰州市水利工程管理办法,的要求。实行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下级服从上级的管理原则,完善各类工程管理的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全面建立县乡河道.河长制、管理制度 明确河道长效管理的责任主体,管理范围和权属.改进和完善水利工程的管理条件和设施.加强工程管理能力建设,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发改委,法制办 财政局.住建局.规划局 国土局 环保局。城管局,有关各区、2、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涉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洪水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论证等制度、建立健全河湖管理体系,完成水利工程确权划界.实行河湖,蓝线 管理制度、建设河道水系数字化管理体系,落实水域占用补偿制度 强化涉水建设项目监管、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发改委。住建局.规划局,国土局.环保局,城管局.有关各区。3。加强水行政执法工作、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全民的依法治水的理念。为水利现代化作法制保证、大力推进水行政综合执法 加大对河湖岸线及水域资源开发利用,涉河采砂。取水和入河排污口设置违法违章行为的执法力度 严禁建设项目非法占用江河湖水域。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发改委,公安局,城管局,环保局、有关各区,4,积极推进水利科技创新 加大水利科研投入,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应急抢险、生态修复,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等方面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加强防汛防旱和水资源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建设.明确专项建设运行管理经费,不断拓展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范围、打造现代化的水利管理体系。责任单位、市水利局,科技局、财政局。有关各区,5 全面提升基层水利服务能力.按照.机构健全.职能明确。政策落实.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要求、全面理顺水利站管理体制。核定人员编制.落实经费保障,加强水利站基础设施建设.由各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其人、财、物的管理 人员及事业经费由财政全额负担,强化基层水利站的公益性职能.有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责任单位,市水利局、编办,财政局 有关各区。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 政府要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坚持把水利现代化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推进中的矛盾和问题,要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 明确责任分工,结合本地区的工作实际,认真研究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内容 制定推进方案和年度计划,将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和镇街、落实到具体的工程和项目 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建立工作协调.推进.监督检查和考核制度、确保全市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运转顺畅 高效.责任单位,市水利局,监察局,有关各区 二.落实政策措施,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央.省和市关于加快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政策措施.积极围绕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以及有关规划.土地 金融信贷等方面的政策,加强调查研究,细化措施方案.确保支持水利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要研究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个人和社会团体投资水利工程,加大财政奖补力度。引导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兴修农田水利的积极性,责任单位 市财政局 发改委 水利局、农委、国土局,有关各区 三,强化部门配合,水利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紧密配合。相互支持,水利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 认真履行部门职责.精心组织和指导全市水利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各司其责、分工协作,在防汛防旱 重点水利项目立项,水利资金落实。水利工程建设 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推动全市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合力 责任单位 市水利局,发改委、住建局。农委。规划局,城管局.国土局、环保局、财政局。交通运输局等,有关各区,四,姜堰区水利现代化行动计划待该区规划批准后另行制定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