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泰州市区水利现代化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海陵区、高港区,姜堰区人民政府,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泰州市区水利现代化建设行动计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3年5月17日、泰州市区水利现代化建设行动计划。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泰发 2011。5号文件 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泰州市区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落实关键措施,奋力推进我市水利现代化建设工作,现结合、泰州市区水利现代化规划、2011、2020 制定如下行动计划,一、主要目标 以构建水利现代化六大体系为主要任务.到2015年 泰州市区水利重点薄弱环节治理建设初见成效、水利现代化短板指标得到提升 到2018年、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一、基本建成。标准较高 协调配套.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长江堤防工程达到100年一遇水位加10级风浪防洪标准,老328国道流域控制线 312省道控制线工程达到100年一遇防洪标准。里下河圩区达到10,20年一遇排涝标准,圩堤全面达到.四五四、式标准 通南高沙土地区及沿江圩区达到20年一遇排涝标准。城区达到100年一遇防洪标准和20年一遇排涝标准。重点中心镇和工业园区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一般镇为20年一遇防洪标准.20年一遇排涝标准,城市管网排水一般达到1,3年一遇标准。重点地区达到3,5年一遇标准、防汛防旱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发改委.住建局 规划局、国土局、有关各区 列在首位的为牵头部门.其它为主要参与单位。下同,二。基本建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水资源保障体系。市区用水总量控制在14.19亿m3以内。生活供水保证率达到100.重点工业供水保证率达到97,农业供水保证率达到90。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万元GDP用水量控制在70m3以内,不含火电。一般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17,m3以内,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发改委,经信委,住建局、环保局,有关各区。三,基本建成.有效控制.河湖健康,的水生态保护体系,河湖水质明显改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5,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地表水主要水体水质不劣于.类.水域面积率达到13,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70。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发改委,经信委,住建局。环保局 有关各区 四、基本建成 生态高效,宜耕宜游 的农村水利体系,农村圩区防洪确保历史最高水位不出险、除涝标准达到20年一遇设计暴雨。农田雨后1日排出,旱涝保收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达到90 以上,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率达到95.以上,节水灌溉工程面积率达到80,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基本达到0,7以上,中沟以上灌排工程配套率达到100,田间工程配套率达到90、农村河道有效治理率达到90、全面解决市区范围内剩余的饮水不安全人口,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农委,发改委、住建局 国土局.有关各区,五、基本建成,依法治水,管理规范。的水工程管理服务体系,水资源管理达标率达到100.骨干河道管理达标率达到92 骨干工程的完好率达到95、农水工程完好率达到85。防汛防旱管理与应急能力达到92、基层水利管理服务水平达到85、以上。责任单位、市水利局 住建局、财政局。环保局。有关各区,六.基本建成,综合配套。保障有力.的水利发展支撑体系 重要水管理事项有效实施率达到90。水利投入政策到位率达到94,人才结构达标率达到85,水利科技信息化水平达到86,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局 财政局、住建局、环保局,公安局 编办.法制办,人社局,规划局.城管局,有关各区。二、重点工作,一,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1,流域防洪除涝工程,对长江大堤加固改造。加固主江堤12。45公里。港堤3、7公里,实施长江河势控制工程.沿江建筑物改扩建工程 新建挡浪墙及堤顶公路27。3公里.进一步完善堤防管理,观测设施、加快老328国道流域控制线的闸、涵,泵站及堤防改造和达标升级建设进度,责任单位,市水利局 发改委,国土局、规划局,环保局 有关各区.2、区域防洪除涝工程.按标准加固沿江圩区,里下河地区圩区堤防、沿江圩区新增排涝流量163 5、m3 s 里下河地区新增排涝流量98m3.s 责任单位 有关各区。市水利局 3.城区发展重点区域防洪除涝工程 实施主城区东北片防洪工程。主城区防洪完善工程 实施南官河.周山河。凤凰河 古马干河。两泰官河,宣堡港等市区骨干河道整治.涵闸建设工程。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发改委。国土局、规划局 有关各区,4.农田水利工程,新建或改造灌溉泵站807座。衬砌渠道1380公里 排涝站86座.整治排水沟1045公里、配套小型建筑物6040座,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喷灌和滴灌工程总面积2,1万亩、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新建供水管道49。6公里,管网改造122,55公里 责任单位,有关各区。市水利局.农业局.卫生局.5,河道水质控制工程。实施。雨污分流,加快污水截流工程建设,扩建污水处理厂6座。新建1座 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3、6万m3,d.实施入河排污口综合整治.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城管局,环保局,规划局 国土局,水利局,6 水生态治理工程。全面疏浚整治市区二,三级河道 沟通串活水系,疏浚河道238公里,沟通河道18 5公里 新开河道29,2公里.对药城新湖,凤栖湖,龙窝湖等重点生态区实施分区控制保水工程。动力补水.流动换水。加强通南高沙区水土保持治理。对河道岸坡实施生态防护。责任单位。有关各区、市水利局,二.提高防汛防旱应急保障能力。1、全面落实各级防汛防旱责任。统一指挥 分级负责 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防旱责任制。建立市 区。乡镇 街道.园区 防汛防旱组织体系,具体负责辖区内的防汛工作,责任单位、市防指。水利局.住建局。城管局。气象局、环保局,交通运输局,公安局、有关各区,2,加强预警预报能力建设 建立长江。引江河,南官河 新通扬运河、老通扬运河等重要江河水系的洪水预警预报系统 加强气象。水文站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雨情 工情.灾情实时监测传输.建成防汛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对重点水利工程进行视频监控和远程调度 加强长江水下地形和河势监测 提高分析。判断能力。责任单位,市防指、水利局.城管局 气象局,水文局、有关各区,3 健全各级防汛工作组织机构 修订和完善各类防汛防旱预案、强化应急响应和联动工作机制,建立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抢救队伍,科学合理布设防汛物资存储,配置必要的抢险基础设备 提高防汛物资储备和调运水平,责任单位,市防指,水利局 住建局,城管局.气象局。环保局 交通运输局,公安局,有关各区,三、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1.落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 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实行用水总量控制。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控制入河排污总量,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遏制用水浪费、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发改委 环保局,经信委。农委,住建局 城管局,有关各区、2。加强用水总量控制,不断健全和完善水资源管理实时监测信息系统 扩大监测和考核管理范围.建立水资源总量控制管理框架体系,明确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加强用水计划和计量考核管理 建立区域布局和规划水资源论证 建设项目禁批和限批制度、严格水资源论证报告的预审和审查,规范取水许可审批,发放。监督管理,促进经济结构布局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全面推行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和水位控制.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发改委,环保局 经信委,农委.住建局 有关各区。3。促进节约用水与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 加强节水技术改造 培育一批节水典型,加大节水型社会建设创建力度,创建更多的节水型载体,实行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三同时、制度.对取用水达到一定规模的用水大户实行重点监控,责任单位 市水利局、发改委、环保局,经信委。农委,住建局,教育局,有关各区、4、强化水资源保护管理。健全水功能区管理制度、科学核定水域纳污能力.制定河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组织开展排污口普查 严格审批新增入河排污口 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建立河湖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定期组织开展重要河湖的健康评价.继续开展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水量。水质实时监测 视频监控,日常巡查 预警能力建设及水资源监测能力建设 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发改委 环保局 经信委,农委,住建局 水文局、城管局.公安局、有关各区。四,建立稳定增长的水利投入机制.一要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切实落实各项水利投入政策、市 区财政要按当年可用财力的2,4。足额安排水利建设资金、并逐年有稳定的增长,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的农业开发资金。30,要用于农村水利建设.各区要从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划出不少于15,的资金用于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市,区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水工程 水资源管理,二要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制定优惠政策和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运用市场机制,创造条件 鼓励企业。集体及个人的多渠道融资,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励补助力度,发动和组织农民群众兴修农田水利。责任单位,市财政局 发改委.住建局.国土局.审计局。地税局,监察局,水利局。有关各区。五.加强水利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管理、1。健全水利工程管理体系、按照.泰州市水利工程管理办法,的要求、实行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下级服从上级的管理原则.完善各类工程管理的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全面建立县乡河道。河长制、管理制度、明确河道长效管理的责任主体.管理范围和权属.改进和完善水利工程的管理条件和设施,加强工程管理能力建设、责任单位 市水利局、发改委。法制办.财政局、住建局,规划局,国土局、环保局,城管局、有关各区 2。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涉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洪水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论证等制度,建立健全河湖管理体系 完成水利工程确权划界.实行河湖.蓝线,管理制度 建设河道水系数字化管理体系。落实水域占用补偿制度,强化涉水建设项目监管,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发改委、住建局。规划局 国土局 环保局 城管局,有关各区.3.加强水行政执法工作,加强法制建设 提高全民的依法治水的理念 为水利现代化作法制保证,大力推进水行政综合执法、加大对河湖岸线及水域资源开发利用、涉河采砂、取水和入河排污口设置违法违章行为的执法力度,严禁建设项目非法占用江河湖水域,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发改委.公安局,城管局,环保局。有关各区。4.积极推进水利科技创新,加大水利科研投入.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应急抢险,生态修复。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等方面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加强防汛防旱和水资源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建设、明确专项建设运行管理经费,不断拓展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范围。打造现代化的水利管理体系.责任单位,市水利局、科技局 财政局,有关各区,5。全面提升基层水利服务能力、按照.机构健全.职能明确 政策落实、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要求,全面理顺水利站管理体制。核定人员编制,落实经费保障、加强水利站基础设施建设,由各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其人。财、物的管理,人员及事业经费由财政全额负担.强化基层水利站的公益性职能。有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责任单位.市水利局。编办,财政局 有关各区、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坚持把水利现代化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推进中的矛盾和问题 要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结合本地区的工作实际、认真研究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制定推进方案和年度计划。将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和镇街、落实到具体的工程和项目.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工作协调。推进 监督检查和考核制度 确保全市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运转顺畅。高效、责任单位.市水利局,监察局.有关各区,二 落实政策措施.各级 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央、省和市关于加快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政策措施、积极围绕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以及有关规划。土地.金融信贷等方面的政策,加强调查研究,细化措施方案.确保支持水利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要研究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个人和社会团体投资水利工程,加大财政奖补力度 引导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兴修农田水利的积极性,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发改委 水利局.农委.国土局、有关各区.三、强化部门配合、水利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各方紧密配合,相互支持,水利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认真履行部门职责 精心组织和指导全市水利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各司其责、分工协作 在防汛防旱、重点水利项目立项、水利资金落实、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推动全市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合力,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发改委,住建局,农委.规划局.城管局。国土局,环保局。财政局。交通运输局等,有关各区,四.姜堰区水利现代化行动计划待该区规划批准后另行制定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