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船舶作业活动的污染防治第二十一条 从事水上船舶清舱,洗舱,污染物接收.燃料供受,修造,打捞,拆解 污染清除作业以及利用船舶进行其他水上水下活动的、应当遵守相关操作规程。采取必要的防治污染措施.船舶在港从事前款所列相关作业的,在开始作业时、应当通过甚高频.电话或者信息系统等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作业时间,作业内容等信息。第二十二条,托运人交付船舶载运具有污染危害性货物的,应当采取有效的防污染措施、确保货物状况符合船舶载运要求和防污染要求。并在运输单证上注明货物的正确名称、数量 污染类别、性质。预防和应急措施等内容。曾经载运污染危害性货物的空容器和空运输组件。在未彻底清洗或者消除危害之前。应当按照原所装货物的要求进行运输。交付船舶载运污染危害性质不明的货物,货物所有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委托具备相应技术能力的机构进行货物污染危害性评估分类、确定安全运输条件。方可交付船舶载运,第二十三条 船舶载运污染危害性货物应当具备与所载货物危害性质相适应的防污染条件、船舶不得载运污染危害性质不明的货物以及超过相关标准。规范规定的单船限制性数量要求的危险化学品,第二十四条,船舶运输散发有毒有害气体或者粉尘物质等货物的,应当采取封闭或者其他防护措施。从事前款货物的装卸和过驳作业,作业双方应当在作业过程中采取措施回收有毒有害气体、第二十五条。从事散装液体污染危害性货物装卸作业的,作业双方应当在作业前对相关防污染措施进行确认.按照规定填写防污染检查表 并在作业过程中严格落实防污染措施.第二十六条,船舶从事散装液体污染危害性货物水上过驳作业时.应当遵守有关作业规程,会同作业单位确定操作方案,合理配置和使用装卸管系及设备.按照规定填写防污染检查表,针对货物特性和作业方式制定并落实防污染措施,第二十七条。船舶进行下列作业,在长江 珠江。黑龙江水系干线作业量超过300吨和其他内河水域超过150吨的,港口。码头、装卸站应当采取包括布设围油栏在内的防污染措施。其中过驳作业由过驳作业经营人负责 一,散装持久性油类的装卸和过驳作业,但船舶燃油供应作业除外,二。比重小于1。相对于水 溶解度小于0,1、的散装有毒液体物质的装卸和过驳作业。三 其他可能造成水域严重污染的作业 因自然条件等原因,不适合布设围油栏的.应当采取有效替代措施,第二十八条,从事船舶燃料供应作业的单位应当建立有关防治污染的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配备足够的防污染设备。器材和合格的人员.从事船舶燃料供受作业。作业双方应当在作业前对相关防污染措施进行确认.按照规定填写防污染检查表、并在作业过程中严格落实防污染措施,第二十九条。从事船舶燃料供受作业的水上燃料加注站应当满足国家规定的防污染技术标准要求 水上燃料加注站接受燃料补给作业应当按照污染危害性货物过驳作业办理相关手续,第三十条.水上船舶修造及其相关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应当及时清除.不得投弃入水。船舶燃油舱,液货舱中的污染物需要通过过驳方式交付储存的 应当遵守污染危害性货物过驳作业管理要求、船坞内进行的修造作业结束后,作业单位应当进行坞内清理和清洁。确认不会造成水域污染后 方可沉坞或者开启坞门 第三十一条,从事船舶水上拆解的单位在船舶拆解作业前.应当按规定落实防污染措施、彻底清除船上留有的污染物,满足作业条件后,方可进行船舶拆解作业。从事船舶水上拆解的单位在拆解作业结束后.应当及时清理船舶拆解现场 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船舶拆解产生的污染物.禁止采取冲滩方式进行船舶拆解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