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办法2010年4月13日鞍山市第十四届人民政府第5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10年6月8日鞍山市人民政府令第166号公布.自公布之起施行第一条、为了规范我市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完善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我市实际 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鞍山市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的工资支付管理,第三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是全市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支付的监督检查工作,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本辖区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支付的监督检查工作 并接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监督检查及业务指导.建设。规划,国土、房产、工商,司法行政,房地产开发.工会等部门和组织.依据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支付的监督检查工作。第四条,市。县。市 区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农民工联席会议制度。通过联席会议组织协调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解决涉及农民工的各种重大疑难案件或者突发案件.第五条。支持和鼓励发展专业劳务分包公司。通过在劳务分包公司中建立工会,保障农民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第六条,施工企业应当根据施工情况。按月向建设单位报送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监制的施工验量单和工资单,建设单位应当根据施工验量单和工资单.及时拨付工程款 并保障人工费按月足额发放,同时负责监督施工企业的工资发放。工程款中应当分别标明人工费和材料费 农民工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完成劳动任务,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施工企业的施工验量单,工资单和建设单位的工程款拨付情况 应当按照属地原则。按月报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接受监督检查,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对农民工工资发放承担连带责任,第七条,施工企业招用农民工,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当包括工资支付项目 标准.方式等内容,第八条、施工企业应当根据劳动合同约定的农民工工资标准和方式按时支付农民工工资 不得以任何借口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 劳动合同期限超过一个月的实行月工资、低于一个月的实行日工资。第九条.因农民工本人原因给施工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 施工企业可以按照劳动合同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赔偿可以从农民工本人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部分不得超过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应当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第十条,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实行工资保障金预留制度,专项用于因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原因造成拖欠或者克扣农民工工资时的工资发放。建设工程项目经过招投标确定中标后。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应当各自按照工程总造价的2、缴纳工资保障金,市、县、市,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部门凭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出具的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缴纳工资保障金的证明材料、方可为其办理相关手续,第十一条.工资保障金必须存入市,县、市.政府指定的专用帐户,该账户由市。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实行专户存储,专项支取,统一管理.第十二条.市,县。市、人民政府设立农民工工资保障资金,用于特殊情况下垫付建筑业企业拖欠或者克扣的农民工工资、垫付行为发生后由有关部门依法向拖欠单位追缴、第十三条.对于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投诉举报案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及时受理并组织调查、对于查证属实的,应当责令责任方补发农民工工资,责任方拒不履行的、由市 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从其缴纳的工资保障金中予以支付.同时要求其在1个月内补足工资保障金 对于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责任方应当按照缴纳工资保障金标准的2倍补足工资保障金、第十四条。施工企业应当在施工工地公示工资支付情况和投诉举报电话.对于多次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建设单位。施工企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可以在新闻媒体上曝光并计入企业不良记录、同时依法予以行政处罚。第十五条.工程竣工后。经施工现场公示15日无投诉.上访情况的,由建设单位,施工企业申请,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查无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自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返还工资保障金的本金及利息、第十六条.工程竣工后.确认无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向施工企业发放.无拖欠农民工工资认定书、无拖欠农民工工资认定书,作为建设行政部门办理竣工验收及备案手续的要件,第十七条,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不得违反规定将工程肢解和转包、由于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将工程肢解、非法转包和以挂靠方式承包建设工程造成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应当承担清偿拖欠和克扣的农民工工资的责任、第十八条、农民工对于拖欠或克扣工资的行为。可以通过以下渠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一 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投诉举报。二.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三、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提起诉讼。第十九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投诉举报制度、及时受理农民工的投诉,任何组织和个人发现施工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有权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举报、一,未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二,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的,三、支付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四,未将工资保障金存入政府指定专用账户的,五。其他侵害农民工工资报酬权益的行为 第二十条 建设单位 施工企业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建设行政部门可以依法对其市场准入。招投标资格和新开工项目施工许可等进行限制,不予办理竣工验收手续,国土资源行政部门限制该工程建设单位参加新的土地投标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予以查处,直至不予办理营业执照年检手续,环保部门不予办理工程验收,质监部门不予办理企业代码证年检,公安消防部门不予办理建筑工程消防验收,备案手续.公安部门负责调查处理施工企业在雇佣农民工过程中发生的逃匿诈骗等行政案件和刑事案件、司法行政部门应当为追讨工资的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第二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六条规定,未按月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报送施工验量单 工资单或者工资款拨付情况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的、处以3000元罚款.第二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 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的 按照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人数每人500元对用人单位处以罚款 第二十三条。违法本办法第十条第一款规定,未按规定缴纳工资保障金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责令限期缴纳。逾期未缴纳的、处以10000元罚款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未公示工资支付情况和投诉举报电话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的.处以1000元罚款。第二十五条,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国家,省 市有关法律 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建设 规划,国土。房产等部门按照规定予以处罚。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