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提升支承结构设计6 2 1 整体提升支承结构的设计是一种相当特殊的结构工程设计,除应选择具有经验的设计单位外,对设计内容也有特殊的规定,6,2,2.由于大型门式起重机支承结构高度都很大、缆风长度一般超过百米,非线性效应很明显,所以缆风不能仅仅作为结构的一个支点。它存在变形和变化的拉力.所以必须纳入整个结构体系一起做非线性有限元分析、6.2、4 原则上支承结构包括支架缆风绳和基础,但支架是可以反复使用的,缆风是每次都可能改变的,基础则可以是一次性的,本条所述支承结构是以支架为出发点,界定在不同高度.跨度时支架的起重能力 当然要形成完整的结构还要配以缆风和基础,主梁跨度指支承主梁的两门型支架中心距 此外,缆风绳的方位、倾角,预拉力选择以及基础设计均对结构体系的安全有重要影响.6 2。5,在整体提升结构计算时,不同于一般安装工程中仅根据内力和安全系数按破断力选用钢丝绳,而是要先初选相应钢丝绳截面积和初始预拉力,按非线性计算钢丝绳内力和应力.然后复核强度 本规范根据相应规格的钢丝绳截面积和破断力。然后除以抗力分项系数2,0,荷载分项系数1 4已计入结构效应 得出钢丝绳抗拉强度设计f、用于提升支承结构设计中、表6.2,5,2中.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fg取自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安全系数取2、0,6,2.6。本条所述为整体提升支承结构缆风设计的要点和特点。一般现场状况很复杂,故缆风绳的设置不可能完全对称。故仅提出这些相对合理的要求.一般情况下,预拉应力取强度设计值的1,3 同时也满足垂度不大于长度1,150的要求。l.150挠度或以下时缆索外观较直。缆风绳需具有一定的面积和预拉力。目的是保证结构的稳定 6,2,7 支承用塔架在工作状态时基本上属于轴心受压格构柱。风力引起的弯矩和剪力很小.但塔架并非理想轴心压杆、所以按施工验收规范的限制条件规定一个初弯曲,若在建模时未考虑初弯曲,也可按现行国家标准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规定方法考虑一个附加剪力。这样比较真实地模拟了这类提升用塔架的结构稳定实际状况,建模时要在门架柱顶增加水平剪力.其中A为单个门架柱所有柱肢横截面积之和 f为钢材强度设计值 fy为钢材屈服强度.6、2,8 本条涉及大梁的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提升大梁一般为双梁,中间设千斤顶及吊索 可在适当部位以适当方式将双梁连成抗侧弯,抗扭整体构件。以满足整体稳定要求、6.2 10,采用直接张拉法对高强螺栓直接加预拉力、可采用高强螺栓液压张拉器、一般适用于张拉段螺杆长度大于其直径4倍以上的高强螺栓,超张拉比例为.P.P0。1、15,2,Lk d.2,实现锁紧螺母后恢复到预拉力设计值 此时与高强螺栓的扭矩系数无关,螺栓仅受单向拉力,非拉,剪复合应力,因此原则上抗力强度可提高20 按此方法重复使用高强螺栓后.每次均应按国家标准对螺栓强度重新抽样检查 检查合格即可重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