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质量检验与验收7、1.质量检验7、1.1.支架基础施工应进行全过程检查,基础工程施工结束后应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工程施工 7。1.2。基础工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和成品桩 构件,在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验,现场拌制混凝土首次使用前应进行配合比试验 施工用水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63的相关规定,7,1、3,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应在设计前进行 同一地质条件中的同一试验项目不应少于3点、基桩载荷试验.锚杆的抗拔试验及平板载荷试验等应加载至破坏或设计要求值.验收检验时,竖向承载力载荷试验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水平承载力载荷试验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值.基桩。锚杆的承载力载荷试验检测 宜在施工结束后间隔一个间歇期后进行 7,1.4。地基,基础质量检验的抽检位置应按下列情况综合确定,1,施工出现异常情况的部位、2、设计认为重要的部位,3、局部岩土特性复杂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的部位,4 同类地基 基础的抽检位置宜均匀分布.7、1。5。现浇混凝土.砂浆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的要求制作试件进行强度检验。试件应分别进行标准养护和同条件养护.7,1、6 基槽开挖完成后,应进行基槽检验 当发现地质条件与勘察报告和设计文件不一致或遇到异常情况时.应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处理意见,7,1 7.在压实填土的施工过程中,应采用环刀法,灌砂法.灌水法或其他方法分层检验填土的压实系数,填土面积1000m2以上的每100m2至少应有一个检验点.填土面积3000m2以上的每300m2至少应有一个检验点,且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7,1。8.桩基础质量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和现行行业标准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的相关规定。微型短桩的质量检验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提供经确认的施工过程有关参数。包括施工监控监测数据 原材料的力学性能检验报告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加筋体的制作质量检查报告,成品桩 构件.的质量检查报告,2,工程桩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桩位偏差和桩顶标高的检验、灌注桩尚应进行桩径偏差检验,3。工程桩应进行竖向抗压,抗拔和水平承载力检验,对灌注桩的成桩质量有怀疑时。尚应进行桩身质量检验.4,工程桩承载力的抽检数量不得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6根,当遇到地层局部明显软弱时.应适当增加抽检数量,承载力检测宜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当有成熟的地区经验时、也可采用快速维持荷载法.5.工程桩水平承载力检测应考虑桩顶弯矩的作用.且宜考虑支架刚度对桩基础水平承载力的影响。7、1,9 扩展式基础应进行外形尺寸,位置偏差检验,7,1,10、锚杆基础施工结束后应进行施工尺寸偏差和抗拔承载力检验、抗拔承载力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锚杆根数的0,5,且不应少于6根.检测方法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的有关规定确定,7,1,11,当检验发现地基处理效果.桩身质量,桩或锚杆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结合工程场地地质和施工情况综合分析,扩大检验数量 提出处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