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净化空调系统部件与材料8。3。1,空调机.带制冷机,冷量在16,3kW以上.空调器,带制冷机,冷量在16。3kW以下,空调机组。不带制冷机 是净化空调系统最常用的重要部件,医用净化空调机组应能有效避免产生微生物二次污染.抑制机组附着微生物的滋生。且能满足医疗特定要求.它的制作及选材应满足日常进行维护方面的特点.如清洗,消毒.防锈、防腐 排水等均应有与普通常用空调设备不同的要求 本条针对这些原则提出了不同要求.大量工程实践已证实这些要求是可行的、例如 对于空调机组内不应采用淋水室.闪为淋水室中的水质很差 尤其是水中的含菌量很高.菌种很杂 故不应作为冷却段使用.空调箱.器,中加湿器的下游应有足够的距离,便于水珠充分汽化.空气吸收水分,以保证管道和过滤器不受潮。美国相关标准甚至把本条第8款中的相对湿度值降低到70、考虑到有存水容器的喷雾式或电极式水加湿器的水质容易滋生细菌.变质、故推荐采用干蒸汽加湿器。但由于通常锅炉房生产的蒸汽中含有清洗剂.防腐剂。防垢剂等物质,使蒸汽含有不良气味。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甚至使室内人员发生加湿器热病。所以强调用干蒸汽加湿,加湿水质应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可使用专用锅炉发生二次蒸汽。且加湿器结构应便于清洁,8,3,4、过滤器在70。额定风量下运行,其寿命可增加1倍以上,最终在经济.节能上都是合算的、8。3.5、原规范本条为、静电空气净化装置不得作为净化空调系统的净化设施。实践中发生过断电.断丝使其后空气含尘浓度大增的事情 日本空气清净协会的 空气净化手册 也明确说明了这一点、德国标准DIN,1946,4在、高效过滤,一节指出.不允许使用静电除尘过滤器。在机组运行时不能有任何有害健康的物质释放到机组内。即使是使用抗菌过滤器或含有特殊材料的过滤器.国内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杨明华的实验,见2010年第37届药物制剂论坛论文集。表明开机4h时、手术室内静电净化器除菌效率才66.7,又据同济大学2008年,应用静电净化器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研究,的报告 对大气自然菌的1h除菌率为79.9.也只相当于中效过滤器一次通过的效率、根据这些年的实践、为确保安全。认为将静电装置扩大为.非阻隔式.装置是必要的 这方面还贯彻一个原则。就是把尘菌拒之于。门.外、细菌即使杀死了,如仍在室内漂浮着也是有后患的、所以,阻隔式。是必要的。同时、末级净化设施不应产生超标的有害气体 如臭氧,氮氧化物等。不应产生电磁辐射 不应有促使微生物变异和增加抗药性的可能.这是本次修订根据有些微生物专家的实验结果而特别说明的,实施与检查,检查设计说明与图纸、检查现场,以有无经过审核的图纸和验收检查报告为依据。8 3.6,原规范规定。级手术室和,级辅房可用亚高效过滤器。但很少有医院这样用,这次本条作了更细的划分。给出最低要求,这只是对设计者的一种提醒,有这种可能性,还需要设计者仔细考量设计条件 关于各类过滤器名称均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空气过滤器、GB、T,14295和、高效空气过滤器,GB.T.13554标准 A类高效过滤是最低一档高效过滤器.其钠焰法效率为99。9,99.99。相当于.0.5μm的微粒计数效率在99,99。上下.末级过滤装置可以是一道或两道过滤器或者过滤器与阻漏层组合.8.3。7,对.0、5μm的微粒计数效率不低于60。即Z1中效过滤器,8、3、8,对,0,5μm的微粒计数效率不低于40。即Z2中效过滤器,8、3,9,本条规定视大气尘浓度的近几年统计平均值确定新风过滤级数,这比原规范只规定粗、中、亚高一种模式更合适,这种做法和温湿度按多年统计值考虑是相当的,要指出的是,刚公布的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要到2016年才正式实施、所以标准中直接给出数值,没有PM、10数值的地方可用TSP的数值,因为对于过滤器容尘来说。用总悬浮颗粒物更好 所以如有总悬浮颗粒物数据.建议采用此数据 但此后主要给出PM。10数据,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约比PM、10高1倍,常有沙尘的西北地区要高几倍、德国标准EN.13779也有类似加强新风过滤的规定,条文中计重效率、30 的过滤器 网,相当于国标中,C4粗效过滤器。网,中的高档次而接近C3的过滤器.网,计数效率.0 5μm.60、的过滤器,相当于国标中Z1中效及以上的过滤器。计数效率 0.5μm。70.80.的过滤器。相当于国标中GZ高中效及以上的过滤器,8。3、10。选用过滤器时不仅要关注过滤器的效率和生产厂家.还应注意其阻力。目前国内不仅有低阻中效、亚高效过滤器、还有超低阻高中效过滤器和低阻高效过滤器.以及低阻力的过滤器组合结构 这些将改变对净化系统的传统评价,也是节能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本条予以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