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水底光缆敷设安装要求6 5、1。水底光缆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河床及岸滩稳定 流速不大但河面宽度大于150m的一般河流或季节性河流。应采用短期抗张强度为20000N及以上的钢丝铠装光缆。2、河床及岸滩不太稳定 流速大于3m s或主要通航河道等.应采用短期抗张强度为40000N及以上的钢丝铠装光缆。3,河床及岸滩不稳定、冲刷严重、以及河宽超过500m的特大河流应采用特殊设计的加强型钢丝铠装光缆、4.穿越水库 湖泊等静水区域时,可根据通航情况 水工作业和水文地质状况综合考虑确定.5,河床稳定 流速较小,河面不宽的河道,在保证安全且不受未来水工作业影响的前提下.可采用直埋光缆过河 6。当河床土质及水面宽度情况能满足定向钻孔施工设备的要求时 也可选择定向钻孔施工方式 此时可采用在钻孔中穿放直埋或管道光缆过河.6。5,2,水底光缆的过河位置,应选择在河道顺直,流速不大。河面较窄.土质稳定 河床平缓无明显冲刷。两岸坡度较小的地方。下列地点不宜敷设水底光缆.1.河流的转弯与弯曲处.汇合处,和水道经常变动的地方 以及险滩,沙洲附近,2。水流情况不稳定。有漩涡产生,或河岸陡峭不稳定 有可能遭受猛烈冲刷导致坍岸的地方 3。凌汛危害段落,4,有拓宽和疏浚计划,或未来有抛石,破堤等导致河势改变可能的地点 5,河床土质不利于布放,埋设施工的地方 6、有腐蚀性污水排泄的水域 7。附近有其他水下管线,沉船。爆炸物,沉积物等的区域.8、码头,港口,渡口 桥梁 锚地、船闸 避风处和水上作业区附近、6。5,3.水底光缆应避免在水中设置光缆接头,6、5 4、河宽超过500m的特大河流以及重要的通航河流等.可根据干线光缆的重要程度设置备用水底光缆、主。备用水底光缆应通过连接器箱或分支接头盒进行人工倒换、也可进行自动倒换.为此可设置水线终端房.6.5 5、水底光缆的埋深.应根据河流的水深 通航状况。河床土质等具体情况分段确定、1、河床有水部分的埋深应符合下列规定。1.枯水季节水深小于8m的区段、河床不稳定或土质松软时、光缆埋入河底的深度不应小于1,5m,河床稳定或土质坚硬时不应小于1、2m,2 枯水季节水深大于8m的区域,可将光缆直接布放在河底不加掩埋.3.在游荡型河道等冲刷严重和极不稳定的区段.应将光缆埋设在变化幅度以下。当遇特殊困难不能实现时,在河底的埋深亦不应小于1,5m,并应根据需要将光缆作适当预留.4 在有疏浚计划的区段,应将光缆埋设在计划深度1m以下,或在施工时暂按一般埋深.但需要将光缆作预留。待疏浚时再下埋至要求深度,5、石质和半石质河床 埋深不应小于0。5m.并应加保护措施。2,岸滩部分埋深应符合下列规定,1,比较稳定的地段,光缆埋深不应小于1,2m 2,洪水季节受冲刷或土质松散不稳定的地段应加深埋深 光缆上岸的坡度宜小于30.3,对于大型河流.当航道,水利,堤防、海事等部门对拟布放水底光缆的埋深有特殊要求时。或有抛锚。运输,渔业捕捞 养殖等活动影响。上述埋深不能保证光缆安全时.应进行综合论证和分析。确定合适的埋深要求,6。5。6、水底光缆的敷设长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1,有堤的河流。水底光缆应伸出取土区,伸出堤外不宜小于50m,无堤的河流。应根据河岸的稳定程度。岸滩的冲刷程度确定,水底光缆伸出岸边不宜小于50m.2,河道,河堤有拓宽或改变规划的河流,水底光缆应伸出规划堤50m以外.3,土质松散易受冲刷的不稳定岸滩部分 光缆应有预留.4,主。备用水底光缆的长度宜相等,当有长度偏差时,应满足传输要求。6、5,7,穿越河流的水底光缆长度.根据河宽和地形情况,可按表6 5 7 1进行估算或按下式计算 其中、单盘水底光缆的长度不宜小于500m,式中,L、水底光缆长度。m,L1.水底光缆两终端间现场的丈量长度.m L2,终端固定 过堤 S。形敷设,岸滩及接头等项增加的长度。m、L3,两终端间各种预留增加的长度 m.L4、布放平面弧度增加的长度,m 可按表6 5、7,2确定 L5,水下立面弧度增加的长度,应根据河床形态和光缆布放的断面计算确定.m,L6。施工余量。根据不同施工工艺考虑取定,m、其中拖轮布放时。可为水面宽度的8 10 抛锚布放时 可为水面宽度的3。5 埋设犁布放时应另行据实计算 人工抬放时一般可不加余量 a,自然弯曲增长率,根据地形起伏情况,取1。1.5 表6 5 7、1,水底光缆长度估算表,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施工方法和技术装备水平综合考虑取定、表6。5、7.2。布放平面弧度增加长度比例表、注.表中Lbs代表布放平面弧度的弦长,f代表弧线的顶点至弦的垂直高度.f,Lbs代表高弦比、6 5,8 工程设计应按现场勘察的情况和调查的水文资料。确定水底光缆的最佳施工时节和可行的施工方法、水底光缆的施工方式,应根据光缆规格、河流水文地质状况、施工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以及经济效益等因素进行选择 可采用人工或机械挖沟敷设。专用设备敷设等方式.对于石质河床、可视情况采取爆破成沟方式.6、5。9,光缆在河底的敷设位置。应以测量时的基线为基准向上游按弧形敷设.弧形敷设的范围、应包括洪水期间可能受到冲刷的岸滩部分。弧形顶点应设在河流的主流位置上 弧形顶点至基线的距离 应按弧形弦长的大小和河流的稳定情况确定 一般可为弦长的10,根据冲刷情况或水面宽度可将比率适当调整、当受敷设水域的限制。按弧形敷设有困难时,可采取 S,形敷设,当布放两条及以上的水底光缆、或同一区域有其他光缆或管线时 相互间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水底光缆接头处金属护套和铠装钢丝的接头方式,应能保证光缆的电气性能,密闭性能和必要的机械强度要求。6,5.10,靠近河岸部分的水底光缆。当可能受到冲刷。塌方.抛石护坡和船只靠岸等危害时。可选用下列保护措施.1,加深埋设,2。覆盖水泥板、3 采用关节形套管。4。砌石质光缆沟,6、5 11、光缆通过防洪堤坝的方式和保护措施 应符合下列要求,1,光缆穿越防洪堤坝堤的位置应在历年最高洪水位以上.对于呈淤积态势的河流应考虑光缆寿命期内洪水可能到达的位置.2,光缆在穿越土堤时、宜采用爬堤敷设的方式、光缆在堤顶的埋深不应小于1,2m,在堤坡的埋深不应小于1、0m 堤顶部分兼为公路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当达到埋深要求有困难时也可采用局部垫高堤面的方式,光缆上垫土的厚度不应小于0,8m.3.光缆不宜穿越石砌或混凝土河堤,6 5。12.水底光缆的终端固定方式,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下列措施。1。对于一般河流 水陆两段光缆的接头.应设置在地势较高和土质稳定的地方 可直接埋于地下、为维护方便也可设置接头人,手,孔,在终端处的水底光缆部分,应设置1.2个.S、弯.作为锚固和预留的措施,2,较大河流。岸滩有冲刷的河流.以及光缆终端处的土质不稳定的河流 除上述措施外、还应对水底光缆进行锚固。6。5.13,敷设水底光缆的通航河流,在过河段的河堤或河岸上设置标志牌 标志牌的数量及设置方式应符合相关海事及航道主管部门的规定 无具体规定时、可按下列规定执行、1。水面宽度小于50m的河流 在河流一侧的上下游堤岸上,可各设置一块标志牌。2,水面较宽的河流,在水底光缆上。下游的河道两岸均可设置一块标志牌.3,河流的滩地较长或主航道偏向河槽一侧时 可在近航道处设置标志牌 4,有夜航的河流可在标志牌上设置灯光设备 6、5、14,敷设水底光缆的通航河流 应划定禁止抛锚区域。其范围应按相关航政及航道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无具体规定时,可按下列要求执行,1。河宽小于500m时,上游禁区可距光缆弧度顶点50m,200m 下游禁区可距光缆路由基线50m。100m 2、河宽为500m及以上时 上游禁区可距光缆弧度顶点200m,400m,下游禁区可距光缆路由基线100m 200m。3.特大河流、上游禁区距光缆弧度顶点可大于500m,下游禁区距光缆路由基线可大于2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