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应急响应本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特种设备一般以上事故、启动本预案 4。1,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当事人.知情人应当立即向事故发生单位。业主报告,情况紧急的可直报当地县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和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事故发生单位获知后,应当立即向当地县以上行业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 最迟不超过1小时。市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事故报告电话.0818,2391463,各县 市、区。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向社会公布特种设备事故报告电话.2 事故发生后,县 市。区,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尽快核实情况.并在2小时内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和市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市救援领导小组.市救援领导小组接到事故报告后.根据实际情况按规定逐级上报。必要时、请求当地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启动相关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3,发生特别重大、重大和较大事故 市救援领导小组在接到事故报告后2小时内上报省质监局、4 移动式特种设备异地发生事故后、当事人或业主应在1小时内向事发地质监部门报告.事发当地质监部门及时通知设备使用注册登记地质监部门,事故发生地县 市,区,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按规定逐级上报.5,事故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单位 地点.特种设备种类、事故发生情况.包括事故简要经过,现场破坏情况,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和涉险人数。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初步确定的事故等级、初步判断的事故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 其他有必要报告的情况。4 2 分级响应程序、接到事故报告后、事故发生单位须立即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开展自救。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当地救援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应当带领职能部门人员立即赶往出事地点 及时采集现场各类所需信息和有关资料.参与抢救和事故处理工作,分级响应程序、1。一次死亡3人以下的事故。事发地所在县,市。区,救援领导小组应当启动相应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2。发生较大以上特种设备事故。市政府及县 市。区 政府两级启动相应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有关人员立即赶赴事发地点 成立现场指挥部、采集现场各类所需信息和有关资料、指挥组织抢救和事故处理工作。3、当不能有效控制事故危害时,经报市救援领导小组同意后、立即上报请求支援。4,3,现场指导协调的主要工作,1、根据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协助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协调有关应急救援行动。2、组织有关专家指导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协助当地政府提出救援方案。制订防止事故引发次生灾害的方案.3.针对事故引发或可能引发的特种设备次生事故,提出防范措施和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的建议。4,协助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协调事故发生地相邻地区和有关企业配合.支援应急救援工作,4。4。现场紧急处置工作程序及要求、4,4,1,现场处置工作程序 1,尽快对事故发生时所涉及的特种设备的基本情况做出初始评估 提出对事故所涉及的特种设备进一步处置的方案。2 在不影响应急救援的前提下 积极介入对事故现场特种设备及其相关设施的事故状态的保护.严禁一切对事故现场的变动,3,根据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的结构,工艺特点以及所发生事故的类别、展开必要的技术检验,检测工作 确认危险设备的类型和特性。提出抢险救援的技术方案、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的扩大 消除事故危害和影响,并防止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4,迅速对事故发生场所周围的其他特种设备展开必要的技术检验,检测工作,尽快确定这些特种设备是否有发生进一步事故的可能、5 及时搜集和整理涉及事故特种设备的有关资料,为事故调查做好准备.事故发生企业的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或检验合格证。事故发生企业的所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包括管理人员,涉及事故特种设备的所有监督检验报告和定期检验报告.涉及事故特种设备的所有维修保养记录,有关安全附件的定期检验,校验记录和报告、事故发生企业的特种设备相关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特种设备三个月内的操作记录和巡查记录,特别是事故发生前一周内的操作和巡查记录。与事故发生企业特种设备有关的所有安全监察指令书、涉及事故的特种设备所在工程的所有竣工验收资料 4。4、2。现场处置工作要求。1,对事故危害,事故范围,事故危害扩展趋势以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等进行初始评估、2,封锁事故现场,严禁一切无关的人员.车辆和物品进入事故危险区域、开辟应急救援人员。车辆及物资进出的安全通道,维持事故现场的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3,设立现场工作区域,应当根据事故的危害.地形特征,天气条件,特别是风向 等因素,设立现场抢险救援的安全工作区域、对特种设备事故引发的危险介质泄漏应当设立三类工作区域。即危险区域,缓冲区域和安全区域.4,抢救受伤人员。及时、科学.有序地开展受伤人员的现场抢救或者安全转移,尽最大的可能降低人员的伤亡,减少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5 设立人员疏散区,根据事故的类别 规模和危害程度,在必要时 应当果断迅速地划定危险波及范围和区域 组织相关人员和物资安全撤离危险波及范围和区域.6,清理事故现场.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 土壤、水源,空气已经造成和可能造成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 隔离、清洗、化学中和等技术措施进行事故后处理。防止危害的继续和环境的污染,毁坏 4.5,应急抢险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参加应急抢险救援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装备各种安全防护用品和安全设施,设备 事故现场应当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 事故现场应当开辟应急抢险人员和车辆出入的专用通道和安全通道。4,6 群众的安全防护。根据事故发生的特性和应急救援的需要,提出事故周围居民和群众疏散的建议 由事发地政府下达人员疏散指令。4,7.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 在应急抢险救援过程中。根据需要建议事发地政府依法动员、调动、征用有关人员、物资。设备。器材、以及占用场地.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支持、配合并提供便利条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拖延,阻拦和拒绝,4 8,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由各级质监部门牵头。会同安监、监察等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或者参加事故调查组。在进行救援的同时、开展事故调查,进行事故分析、提出事故调查处理意见,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负责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重大事故由国家质检总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较大事故由省质监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一般事故由达州质监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4.9.新闻发布,市救援领导小组是特种设备一般以上事故信息的指定来源,负责特种设备事故信息的发布工作.具体新闻发布工作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内突发事件对外报道工作的通知 四川省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执行,4 10、应急救援结束.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时。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在报请市政府同意后宣布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结束,1、死亡和失踪人员已经查清、2、事故危害得以控制,3,次生事故因素已经消除.4.受伤人员基本得到救治.5,紧急疏散人员已恢复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