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预警和预防机制3,1。预警范围,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以下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实行重点安全监控。1,发生事故易造成群死群伤的特种设备。2.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特种设备、3,重要地区使用的特种设备、4,关系重大经济安全的特种设备 5,发生事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特种设备.各县 市。区.质监部门应当分级建立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并监督相关使用单位落实安全监控措施.3、2 预防措施。3,2 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特种设备安全全面负责、属重大危险源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须严格遵守以下规定,1,建立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并认真实施、2、设立专门机构或配备专人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3.及时分析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制订,完善本单位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适时开展应急救援演练,4.及时办理使用登记 保证特种设备登记率达到100,5。按期申报特种设备定期检验,保证定期检验率达到100.6,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7,特种设备隐患整治率达到100.3.2,2各县、市,区.质监部门应当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严格履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职责。定期向社会公众公布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对重大违法行为或者严重事故隐患及时向当地政府报告,3,3,信息监测与报告,全市特种设备监测网络及监测点分为三个层次、即各级重大危险源监控点 企业,县、市.区,质监局.达州质监局 各基层监测网点应定期逐级上报监控信息、遇有异常情况,应立即上报至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救援领导小组及时分析研究.提出监测意见.对可能引发一般以上事故的异常信息。立即上报市政府.企业对其拥有市级重大危险源监控点的特种设备运行状况的信息,实施监控的技术手段。安全检查和定期检验情况 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隐患整改情况和应急预案准备情况及时报告各级质监局,对处于异常状态的市级重大危险源监控点的特种设备.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并及时报告,建立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网络 以各级质监部门的安全监察机构为主体。积极发挥专职执法机构,检验检测机构.基层政府。大型企业和社会力量的作用 及时掌握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建立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信息化网络 建立相关技术支持平台。包括重大危险源辨识系统.事故隐患预警系统.安全状况评价系统、举报系统等,保证预警系统的信息传递准确。快捷,高效。3.4 预警行动,以下事故发生时.应当做好启动本预案的准备、1。化工企业爆炸、停电 火灾事故,2,地震 3、客运索道、游乐设施停电。火灾事故.4,其他可能引起特种设备事故的灾害性事故、各级质监部门接到可能导致特种设备事故的信息后、应及时确定应对方案,通知有关部门、单位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并按照预案做好应急准备 必要时。及时报告当地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