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组织燃烧脱硝系统5,0.1,由于水泥熟料生产过程中的波动性较大.窑炉工况及人窑燃料.生料和窑炉用风的轻微调整均可能引起系统氮氧化物排放特性的较大波动.为保证水泥窑系统氮氧化物排放的可控性。组织燃烧脱硝系统的设计应考虑水泥熟料生产中窑炉工况在一定范围内的波动、5.0,2、燃料分级燃烧 三次风分级助燃的脱硝工程设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通过比较分级燃料和分级三次风系统的运行和停运两种工况,可以得到相关参数 并计算出脱硝效率.依据国内实际运行情况,设定脱硝效率应不低于15 同时要求采用组织燃烧脱硝技术后 窑炉不应产生严重的结皮 塌料等影响生产安全稳定运行的情况 5、0,3,采用燃料分级燃烧技术宜充分考虑燃料的化学成分.燃烧特性对脱硝效率的影响,一般来说,含氮量高的燃料,产生的燃料型氮氧化物多一些,而高挥发分,低灰分的燃料燃烧速度快,容易形成局部高温还原气氛.往往具有较好的脱硝效率,在还原燃烧过程中.硫.氯,碱金属容易在分解炉循环富集,和碳酸钙形成低共熔点的复合化合物 导致窑炉结皮 且部分煤粉下料点下移后.煤粉在分解炉下部和烟室的耐火材料表面比例增加 易造成局部高温。由于煤粉灰分在分解炉下部和烟室的耐火材料表面比例增加。产生的低熔点矿物增加 以上几个因素将加大分解炉下部及烟室烟道形成结皮的趋势。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因此 更需严格控制生料的有害元素含量.入窑热生料应在预热器末级筒下料管取样分析、5 0。4、采用燃料分级燃烧技术时。在煤磨系统能力有富余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分解炉燃料的细度。可有效加速燃料燃烧速度、加快高温还原气氛的形成,从而提升脱硝效果。在设计和生产管理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燃料细度的调整作用,5。0,5 部分现有水泥厂燃料分级燃烧的改造工程为降低改造成本、仍采用分料阀对现有的分解炉燃料输送管道进行改造,以达到分配燃料的目的,在这样的条件下。应进行分料阀调整范围的核算、确保分料比例处于设计范围内 5、0,6,三次风分级助燃技术将燃烧所需的空气量分成两级送入。使燃料在分解炉下部区域处于缺氧的条件下燃烧 有利于形成高温区的还原气氛,在分解炉上部区域,将燃烧用空气的剩余部分送入.成为富燃烧区,保证燃料的充分燃尽,控制进入分解炉的不同层段的生料比例和三次风进入分解炉的上下比例 以及优化燃料与助燃风的混合并提高混合物的湍流度 是影响分解炉下部高温区快速形成还原气氛的关键因素,5 0、7,组织燃烧脱硝系统还原燃烧区域的控制应保证固体燃料在分解炉内较低的过剩空气系数条件下 通过有控制的还原燃烧,尽量多地转化为CO。CH4,H2,HCN和固定碳等还原剂 为还原气氛维持足够的时间和强度。同时保证燃料在分解炉内较高的燃尽率。在还原气氛的控制上 还应综合考虑还原燃烧区域的结皮生长特点、燃料分级燃烧过程中,还原区域主要发生在烟室上升烟道和分解炉锥部区域 此部位喷入煤粉易出现局部高温.且易产生低熔点矿物、有结皮的风险.因此,通过燃料分级技术在保证脱硝效率的同时还应兼顾延缓窑炉结皮 保障水泥正常生产,三次风分级燃烧还原燃烧区域主要发生在分解炉柱体或管道内、燃烧气氛对结皮影响不大。在已建成的水泥厂设计三次风上行风管时 加入点受到分解炉框架结构的限制,会影响还原燃烧区域的烟气停留时间、设计时应注意 5、0.8。为确保分解炉内尽快形成还原气氛、在系统总拉风上应在确保窑炉系统燃料燃尽所需助燃风的前提下维持较低的过剩空气系数。通风量是否合适也应依据实际生产中烟室和上升烟道的结皮情况。防止分解炉的生料塌料等综合考虑 5。0。9.低NOx燃烧器的主要参数包括.适应燃料的类型 燃料的热值 一次风总风量,旋流风调整范围.轴流风调整范围 煤粉输送风浓度。替代燃料输送浓度 一次风总推力。一次风风压配置要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