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赤,泥、坝5 1 初,期.坝5 1、1。初期坝轴线应根据坝址区域的地形.地质条件。并应依据后期堆积坝加高,排水系统 施工条件和环境影响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5,1.2.初期坝坝高可按初期赤泥堆存年限要求计算确定 当堆场设计洪水量很大且地形较特殊时。宜在设计阶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论证确定 5、1、3。初期坝坝型的选择应根据下列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论证确定,1,当地可用筑坝材料的种类、性质.储量.分布.埋深和开采运输条件、2、地质和抗震设防烈度条件。3,堆场下游环境条件及环境保护要求、4。工程量.工期和总造价,5。1。4。初期坝筑坝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利用当地材料 优先在堆场内取料,少占或不占堆场外农田 2 选用筑坝材料前。应在堆场内及附近地区对筑坝材料进行调查和勘察、查明所需筑坝材料的种类.性质、储量,分布.埋深及开采,运输。施工条件、3,当堆场附近有足够数量的干赤泥或灰渣时、经技术经济论证可选择干赤泥或灰渣作为初期坝的筑坝材料,5 1、5。遇有下列情况时,初期坝坝基应进行专门研究处理、1 易产生尾矿渗漏的砂砾石地基,2 易液化土、软黏土和湿陷性黄土地基,3。岩溶发育地基,4。涌泉及矿山井洞,5、1 6.坝体设计填筑标准应按堆场等别 筑坝材料 压实方式。抗震设防烈度及经济性.通过重型击实试验和现场碾压试验确定.5.1、7 初期坝坝顶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坝顶最小宽度应根据坝顶敷设布料管。运行检修道路,机械施工 作业机械通行要求确定,不宜小于5m。当坝顶兼作公用交通道路时 宽度应由道路通行标准确定和设计 2。坝顶应铺以盖面材料,可采用压密的砂砾石 石渣。浆砌片石或泥结石。3 坝顶设有布料管时.布料管线宜靠近坝顶上游侧,4。坝顶面应设坡向两侧或一侧的排水坡 坡度宜为2.3,5,1 8、坝体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坝体坡比应按坝高 坝体材料。坝基条件.浸润线位置和抗震设防烈度 经稳定验算确定,2,上,下游坝坡马道的设置应根据坝面排水。检修、观测.道路。增加护坡和坝基稳定要求确定、3、当坝体下游坡材料易遭受雨水冲刷。大风剥蚀,冻胀干裂和人为踩踏的破坏时,应设置护坡。护坡形式应按就地取材。经济适用的原则,可选用抛石 干,浆.砌块石 铺卵石或碎石.种植草皮.混凝土框格填土。土工格栅填土、模袋混凝土。4、坝体下游坡面宜设置上坝人行踏步.踏步宽度不宜小于1m,5,坝体下游坡可能产生坡面径流时,应布置竖向及横向排水沟。竖向排水沟应沿坝长每隔50m。100m设置一条 横向排水沟宜设在马道内侧,坝体下游坡与岸坡结合处应设置坝肩截水沟,5、1,9.坝体与坝基,岸坡.埋管的连接处应进行处理,5。1。10,坝体与排水管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排水管应采用柔性连接、接头处不得漏水,管体设置混凝土止水环、2,钢管应做好防腐,管体设钢止水环。3。管体周围坝体土料要仔细分层夯实,4 排水管通过堆石体时。管周围应分层填以砂砾或碎石。块石不得直接接触管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