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法律责任第二十九条,负有消耗臭氧层物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法给予处分、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本条例规定核发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使用配额许可证的.二、违反本条例规定核发消耗臭氧层物质进出口审批单或者进出口许可证的。三 对发现的违反本条例的行为不依法查处的,四,在办理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使用、进出口等行政许可以及实施监督检查的过程中 索取,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五.有其他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行为的、第三十条.无生产配额许可证生产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由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用于违法生产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原料.违法生产的消耗臭氧层物质和违法所得 拆除,销毁用于违法生产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设备 设施.并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三十一条 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申请领取使用配额许可证的单位无使用配额许可证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或者违反本条例规定将已淘汰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用于制冷剂 发泡剂,灭火剂 溶剂、清洗剂.加工助剂、杀虫剂,气雾剂 膨胀剂等用途的,由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使用的消耗臭氧层物质、违法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的产品和违法所得 并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 并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拆除.销毁用于违法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设备,设施,第三十二条。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使用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生产.使用的消耗臭氧层物质,违法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的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报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核减其生产、使用配额数量、情节严重的,并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 报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吊销其生产 使用配额许可证。一,超出生产配额许可证规定的品种 数量、期限生产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二,超出生产配额许可证规定的用途生产或者销售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三.超出使用配额许可证规定的品种,数量 用途。期限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第三十三条。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销售、使用单位向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单位销售或者购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由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没收违法销售或者购买的消耗臭氧层物质和违法所得,处以所销售或者购买的消耗臭氧层物质市场总价3倍的罚款。对取得生产,使用配额许可证的单位、报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核减其生产.使用配额数量.第三十四条 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使用单位未按照规定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或者减少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泄漏和排放的,由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报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核减其生产,使用配额数量,第三十五条 从事含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制冷设备 制冷系统或者灭火系统的维修 报废处理等经营活动的单位,未按照规定对消耗臭氧层物质进行回收 循环利用或者交由从事消耗臭氧层物质回收、再生利用。销毁等经营活动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置的,由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 责令停产整治或者停业整治,第三十六条 从事消耗臭氧层物质回收,再生利用。销毁等经营活动的单位,以及生产过程中附带产生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单位.未按照规定对消耗臭氧层物质进行无害化处置而直接排放的 由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 责令停产整治或者停业整治 第三十七条。从事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销售、使用,进出口,回收 再生利用。销毁等经营活动的单位,以及从事含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制冷设备。制冷系统或者灭火系统的维修。报废处理等经营活动的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而未备案的。二。未按照规定完整保存有关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始资料的。三,未按时申报或者谎报。瞒报有关经营活动的数据资料的,四。未按照监督检查人员的要求提供必要的资料的,第三十八条.生产,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数量较大 以及生产过程中附带产生消耗臭氧层物质数量较大的单位。未按照规定安装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 或者未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导致监测数据不真实,不准确的、由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或者停业整治.第三十九条,进出口单位无进出口许可证或者超出进出口许可证的规定进出口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由海关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消耗臭氧层物质进出口配额 进出口审批单、进出口许可证的。由国家消耗臭氧层物质进出口管理机构、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依据职责撤销其进出口配额 进出口审批单。进出口许可证,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 并由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第四十条,拒绝.阻碍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或者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改正、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一条 因违反本条例规定受到行政处罚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记入信用记录,并向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