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4 施工图设计阶段勘察4,4、1。施工图设计阶段勘察应针对不同建筑物的特点、对各建筑地段的地基作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评价.并应为地基基础的设计,施工。以及不良地质作用,环境地质问题的整治提供详尽的岩土工程资料,4.4、2。施工图设计阶段勘察宜包括下列资料和文件 1 施工图设计阶段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书 2、具有坐标、地形的总平面布置图,3 各建筑物的室内地坪及室外地面标高,上部结构类型、基础形式及拟定的尺寸,拟定基础埋深及基底单位荷载,地基处理方案和要求 4 取水建筑物拟采用的施工方法以及地热流体.取水。地热尾水等管线的路径。转角坐标及架 敷、设方式等、5。前阶段勘察资料,初步设计审查意见。4,4,3、施工图设计阶段勘察应包括下列主要任务 1 查明各建筑地段的地基岩土类别,层次.厚度及沿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分布规律,2,提供地基岩土承载力.抗剪强度,压缩模量等地基基础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3,查明各建筑地段地下水埋藏条件。水位变化幅度,当需要降水时应提出降水方案建议 并提供地层渗透性指标.4.进一步查明边坡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为边坡设计提出所需的岩土参数,5。提出基坑开挖.降水建议措施。推荐基坑支护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并评价基坑开挖 降水等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6 当需要时,为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治理提供资料.4,4、4.施工图设计阶段勘探点的布置应根据各建筑物,或设备、的重要类别及建筑场地的复杂程度确定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中等复杂场地、一级建筑物及需要进行变形计算的二级建筑物。重要设备基础.应沿主要柱列线、基础轴线或周线布置勘探点。勘探点间距宜为15 30m 对于其他建筑物.可沿建筑物的轮廓线布置勘探点,勘探点间距宜为25,50m 2。对复杂场地,应适当加密勘探点。必要时还应逐基勘探。3.对简单场地.可按方格网布置勘探点 间距宜为30.50m 但重要建筑物应有适量的勘探点控制,4,4、5.施工图设计阶段勘探点深度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按承载力计算的地基、勘探点深度应以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为原则、勘探点深度不应小于基础以下条形基础宽度的3倍,单独基础宽度的1、5倍,且不应小于基础底面以下5m。2、对需进行变形验算的地基、一般性勘探点深度应符合本条第1款的规定,控制性勘探点的深度尚应超过地基沉降计算深度。地基沉降计算深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执行,控制性勘探点的深度应根据基础底面宽度及地基土的类别按表4、4.5确定,但不应小于基础底面以下8m 表4、4.5。控制性勘探点深度.注 1,本表适用于采用天然地基的均匀土层 当软弱下卧层厚度较大时应适当增加。2,圆形基础可采用直径d代替基础底面宽度.3、当场地有大面积堆载时,应根据荷载大小及基础底面积适当加深 4。对特殊性岩土,勘探深度应满足相应地基计算的要求、3,对于岩石地基、勘探点深度应根据岩石性质及风化程度进行适当调整,控制性勘探点应进入基础底面以下强风化层不小于5m。或进入中等.微风化基岩1,3m。一般性勘探点应钻入基岩并准确判明岩性及风化程度,4、对岩溶场地。勘探点深度应进入基础底面 或洞底 以下完整岩体不小于3 5m,5、当需要采用桩基础或进行地基处理时.勘探点深度应满足地基处理.桩基础设计的要求、4、4。6 施工图设计阶段勘察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 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数量 每一建筑地段不应小于2个,对复杂场地和重要建筑地段应适当增加。2。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的数量,每一主要土层的不扰动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件 组,3.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对厚度大于0、5m的夹层或透镜体。应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 4.对特殊性岩土或进行特殊地质条件勘察 取土试样或原位测试尚应满足其地基计算的要求。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