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监督检查第五十五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城乡规划的实施情况。并接受监督、第五十六条.本市建立规划监督、行政执法,行政监察的联动机制和查处违法建设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对城乡规划工作的监督检查和对违法建设的查处,市人民政府应当明确区县人民政府和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在规划监督检查中的具体任务和目标,加强对城乡规划监督检查工作的统筹协调。第五十七条、本市建立控制违法建设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区县人民政府和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控制违法建设工作,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下级人民政府控制违法建设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第五十八条。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和完善本市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有关标准,程序和要求,并加强对乡镇人民政府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第五十九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规划编制单位,设计单位与城乡规划相关活动的监督检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建设工程进行监督检查。被监督检查单位和人员应当积极配合,如实报告相关情况 提供必要资料.不得妨碍和阻挠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第六十条,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对外公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附件,附图.方便公众查阅、接受社会监督,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除外。第六十一条。街道办事处对本辖区内违法建设的行为。应当予以制止,并配合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市人民政府确定的有关执法部门或者机构等予以处理、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发现本区域内违法建设行为的。有权予以制止.并及时向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市人民政府确定的有关执法部门或者机构。乡镇人民政府报告,第六十二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市人民政府确定的有关执法部门或者机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公布举报电话.对接到有关违法建设的举报、应当及时、完整地进行记录并妥善保存。举报事项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应当及时受理.并依法进行核实。处理.答复、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应当转交有权处理的部门,并告知举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