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工作内容7。3 1,7、3,6,分别给出了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表水及地下水,自然边坡和人工边坡与不良地质作用的测绘与调查内容,7.3,2,岩石是岩体结构的基本成分 它的物理力学性质及水理性质决定着结构体的特性。为便于综合进行工程地质分区。需在研究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及岩石组合的基础上划分工程地质岩组。工程地质岩组由工程地质性质相似的岩层或岩石组成,具有相似的物质组成 相同的岩体结构类型的地质单元体 对岩石风化程度的研究.除用肉眼鉴定外,宜使用定性分类试验方法,如点荷载试验.回弹仪试验 浸水效应试验等进行研究分类。风化程度可分为强风化 中等风化和弱风化,软弱夹层是指存在于岩体中的、其强度相对于上下岩层较低的薄夹层.如薄层泥岩、页岩 断层和节理面等,7,3、3、节理裂隙的调查中,对出露长度大于20m的节理需单独标绘.因为根据加拿大矿物和能源技术中心编制。由冶金工业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边坡工程手册 上册 较大不连续面、延伸长度大于20m 特征,如位置。方位、起伏度,充填物和裂隙面强度。张闭性等.对总体边坡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根据统计学观点,同一母体的样品达50个即构成大子样.其统计参数即能代表母体参数,所以每个观察点节理统计条数不少于50条.所谓优势发育方向是指不连续面中较发育的方向 岩体结构类型划分为四种类型,1。块状结构类型,坚硬块状岩体、不存在较大结构面或是厚层状岩体、软弱层、面 间距较大.边坡稳定性一般较好.按岩层倾向与坡向关系划分为亚类.2 层状结构类型.由坚硬层状岩体组成,有软硬相间的特点.结构面发育、边坡稳定性受控于层面的性质及层面与边坡的相对位置.按岩层倾向与坡向的关系划分为亚类、3.碎裂结构类型 层状或块状岩体组成.结构面发育。岩体较为破碎,边坡稳定比较差。按岩层倾向与坡向关系划分为亚类、4,散体结构类型 构造破碎带中的或经风化分解形成的碎块或泥质物质等。可按泥质物质的含量多少划分为亚类,7.3,4。水是边坡稳定性的极为有害的外在因素、表现在软化岩石、降低岩石强度 产生静水压力与动水压力等。因此查清水的特征,对评价边坡稳定和边坡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因素。7,3.7。对于勘察区处于抗震设防烈度大于或等于7,的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时。应将地震力作为一种外力因素考虑。勘察区的抗震设防烈度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确定 再换算出地震地面运动加速度、计算出地震力、对于高边坡.宜进行地震危险性的概率分析.以提高此参数值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