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城乡规划的监督检查第四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城乡规划的实施情况 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等依法开展对城乡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必要时作出相应的决议决定、第四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城乡规划督察制度 加强对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修改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查处违法建设行为.城乡规划督察的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第四十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对下级人民政府实施城乡规划,控制违法建设情况,定期开展考核评价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规划监督,行政执法,行政监察的协调 联动机制和查处违法建设的信息共享机制.街道办事处应当配合当地人民政府及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对本辖区内规划建设活动开展监督,检查,协助有关部门依法处理违法建设行为.社区 村 居。民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发现本区域内违法建设行为的 应当及时劝阻.并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报告.第四十九条。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城乡规划联动监测系统,完善城乡规划信息及违法建设监控平台.设立,公布监督举报电话,电子信箱等,接受公众和新闻媒体对城乡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遵守城乡规划,服从规划管理。并有权就涉及其利害关系的建设活动是否符合规划的要求 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查询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有关部门举报,控告违反城乡规划的行为.对举报的事项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对举报重大违法建设的 予以奖励,第五十条。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公示制度。实行城乡规划批前批后公示 并提供监督检查处理结果的信息资料,依法接受社会监督,第五十一条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查处违法建设工程时.无法确定其所有人,管理人的 应当通过政府网站,公示栏。有关媒体并在该违法建设场地醒目位置发布公告等、督促当事人依法接受处理。公告期不得少于6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