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管理与维护第十九条 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市政工程,公用事业.园林绿化,市容环卫设施养护 管理单位的监督管理.制定养护和维修的年度计划。核定养护。维修费用 并对养护,维修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承担市政工程,公用事业,园林绿化、市容环卫设施养护,维修的单位 必须按有关养护.维修技术规范,定期对其负责的设施进行养护 维修.保证其完好和正常运转 并接受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严禁占用城市主要道路作为集贸市场和停车场及摆摊设点。已占用的,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限期清退,恢复城市道路功能、城市主要道路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城市主要道路由城市人民政府确定并予以公布、第二十一条、严禁擅自挖掘城市道路 因工程建设需要挖掘城市道路的。必须报经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 并按规定期限清理现场、恢复城市道路原状 未经批准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挖掘。但因突发性地下管线故障,需要破路抢修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二条,城市道路上设置的各类管线的检查井 箱盖及城市道路附属设施 由设置或者养护单位负责养护、检查井、箱盖及城市道路附属设施出现破损,移位或者丢失的 设置或者养护单位应当及时修复,正位或者补缺,城市道路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巡查制度,及时修复和更换破损的照明设施,第二十三条,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措施.确保已建成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施正常运转,经处理的污水水质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 向城市排放管网及其他设施排放污水,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排放的污水水质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污水排放标准、严禁向排水设施排放有毒 有害,易燃、易爆或者易堵塞管道的物质。第二十四条、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城市防洪设施的维护,有计划地清除泄洪河道阻水障碍 保证泵站正常运转。确保城市汛期安全 第二十五条,从事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公共客运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事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获得经营许可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第二十六条,城市供水、供气 供热等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按时向用户提供其产品、除遇有不可抗力外,未经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城市供水 供气.供热等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停止生产和供应,因特殊情况需要局部降压或者暂停供应的、必须提前24小时通知用户。城市公共供水单位和自建设施供水单位、对其管理的供水设施,应当定期检查维修 确保安全运行,城市燃气生产。储存 输配,经营单位必须严格遵守有关安全规定及技术操作规程、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城市燃气生产。供应和使用的安全,在集中供热区域内、不得建设分散供热设施 第二十七条,定时。定线 定点运行的公共客运交通车辆,需要改变规定的运行时间,线路和停车站点的,须经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第二十八条。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在城市供水 排水。供气 供热管道及设施安全距离内修筑建筑物,构筑物和堆放物品、禁止在城市公共供水管道上直接装泵抽水,因工程建设需要在城市供水,供气.供热管道及设施安全距离范围内修筑建筑物。构筑物和堆放物品时,需经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采取保护措施后 方可施工。第二十九条 城市公共绿地。道路绿化等,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城市规划区内的单位和居民的庭院绿化 由该单位和居民负责养护、并接受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第三十条,省人民政府和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对城市规划区内具有重要历史.科学和观赏价值的园林.古树名木。文物古迹划定保护范围 按有关规定严加保护 第三十一条,在城市规划区内建设雕塑、必须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并报经批准。建设具有纪念性和重要历史意义的雕塑.须经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建设其他雕塑 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第三十二条 城市公共设施、园林绿化 环境卫生。公共场所等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城市容貌标准,城市主要道路两侧的建筑物、应当保持外观整洁。完好。美观。对影响市容的残墙断壁及危险房屋。构筑物等,由建筑物产权和使用单位或者个人负责修整.改造或者拆除 第三十三条、设置户外广告,标语牌。画廊,橱窗等。必须符合城市容貌标准、第三十四条,城市规划区内的单位必须按照城市人民政府的规定.负责责任区范围内的市容环境卫生工作,并接受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第三十五条,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城市街道各项环境卫生设施及城市生活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理实行统一监督管理,第三十六条 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单位和个人必须按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将建筑垃圾清运到规定的垃圾处置场、禁止乱堆,乱倒建筑垃圾、在城市规划区内运行的装运液体。散装货物的车辆 必须按规定密封。包扎,覆盖、避免泄漏、遗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