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城市绿地建设规范.常政办发,2002 39号,各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公司.直属单位。常州市城市绿地建设规范,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二年四月十九日,为进一步提高本市绿化工作水平。科学引导环境绿化建设.规范城市绿地植物种植,根据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一 总体要求,一.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原则.提高生态效益。绿地中尽量少建廊台楼阁 假山 亭架等园林小品建筑尺度应做到均衡适宜.体量得当,各种硬质铺装,含建。构筑物基底,面积应小于绿地总面积的30,二.绿化布局力求自然活泼,做到植物配置形式既统一又有变化、色彩搭配和谐 既鲜明又稳定。结构布局有韵律节奏.建造景观各异、丰富多彩的植物群落,不提倡运用纯草坪 纯色块布置手法 三.绿地地形设计科学合理,有利于保护天然水源、处理好地表排水、以利各种植物正常生长,四.建设绿地或改造现有绿地,必须依法保护和充分利用用地范围内的原有树木.特别是古树和大树,五,绿化平面设计应充分考虑鸟瞰效果.满足高楼 立交桥等俯视要求.六。充分利用建筑、树木,地形、水体。道路等条件.设置对景.障景、借景,框景等不同景点.促使绿化空间景观丰富,提升绿地文化内涵 七,绿化设计手法上应做到既继承中国园林传统、又吸收外来文化特长,各块绿地应形成自己的特色 避免景观的重复雷同。八、绿地中的硬质铺装.特别是林下铺装 要采用有利于植物生长的透气透水材料和施工工艺,二 各类绿地植物种植控制性要求.一.公共绿地。1.以乔木为骨干多层次进行配置 尽可能在单位面积内增加绿量,局部可设置适当的开敞空间 同一绿地中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的比例为1。1至2 乔木与灌木的比例为1,3至6.乔灌木在绿地中的种植面积比例一般应达到70,非林下草坪.地被植物面积不得超过30。2,城市广场绿化的绿地率应达到60、以上,乔灌木种植比例应符合公共绿地的指标要求.在铺装场地中要种植遮荫乔木,并采取必要措施保证其正常生长。以形成部分林荫覆盖的空间,3,已建铺装面积过大和纯草坪的公共绿地,广场、要采取措施。从调整绿化规划设计入手加以改造、补种大树.4.绿化广场和面积较大的公共绿地都应设置造型美观、内容健康的雕塑作品,以提升城市绿化文化艺术品位,二,居住区绿地。1。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原则.运用绿色植物努力创造舒适.方便.安全。健康的生态型居住环境 2 绿地中落叶与常绿乔木比例、乔 灌木比例和非林下草坪。地被植物占地面积比例应与公共绿地中的比例相同.3。植物布置应充分考虑住宅的通风。采光 隔热等特定功能,并处理好与地下管线的关系。4,在居住小区外围应选择种植隔音.防尘效果较好的树种。以保护居住区的环境质量.5。在人流活动量较大的居住区内的小游园,应注意避免种植有毒,多刺或叶形尖锐的植物,以确保居民安全。三、单位附属绿地。1,由于各单位行业特点.在植物配置上各有特定要求,但总体上仍应坚持以乔木为主的原则.在乔灌木和非林下草坪。地被植物的种植面积比例上,可参照对公共绿地的要求执行,对常绿.落叶树种及乔。灌木种植比例不作统一规定 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自行确定,2,有空气.水体等污染的工厂应注意选择抗污染能力较强的植物,提高植树成活率并保证其正常生长.四.城市道路绿地.1,城市道路必须种植宽冠乔木行道树、创造遮荫条件,2,道路外侧绿带,乔灌木种植面积一般应占绿地面积的80,并注意适当增加常绿乔灌木比例,以加强其减噪防尘功能.非林下草坪和地被植物种植面积应控制在20 以下,3。在不影响交通视线的前提下。立交桥区绿地乔灌木种植面积一般应达到绿地面积的60,至70,五.城市防护绿地,包括防护林和公路。铁路.河道外侧的林带等、其功能主要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植物种植应以落叶乔木为主、在临城市道路或建成区一侧可配置一定数量的常绿树,并种植地被植物或利用野生地被植物,实现林下地面覆盖,一般不宜设置纯草坪,因害设防的绿地,植物选择与配置,可根据特定功能要求设计并实施、上述规定指标是对各类型绿地种植的总体控制,具体设计中.绿地空间各种构成要素和植物种植的疏密、应在总体指标控制下 根据一系列科学与艺术的原则和项目实际加以把握、三、配植要求,一.城市绿地植物种植应因地制宜 采取多种配置形式,注重按植物群结构进行科学配置,力求以上层大乔木,中层小乔木和灌木。下层地被植物的形式、扩大绿地的复层结构比例,二,选择各类型绿地植物种类,应以植物生态适应性作为主要依据.选.择乔木种类尤其要强调适地适树、并注意把握速生与慢长树比例、种植时可适当加大乔灌木密度 并做出以后间移计划,达到兼顾近期和长远效果的目的 三、选。用大规格苗木、以尽快形成绿化效果,落叶乔木苗木胸径应不低于7厘米,常绿乔木苗木胸径应不低于5厘米,行道树苗木胸径应达15厘米以上.灌木高度应在1米以上,球形树木冠径应达到0,8米以上。四.贯彻保护生物多样性原则,做到植物种类丰富多采、除道路绿地外,其它各类绿地配置植物品种具体标准为,1.绿地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下的,不宜低于40种,2.绿地面积在3000至10000平方米以下的、不宜低于50种,3.绿地面积在10000至20000平方米的,不宜低于60种,4 绿地面积在20000平方米以上的。不宜低于80种,五、注意多种色叶植物,花灌木.香源植物以及多年生花卉 适当配植岛嗜植物和密源植物,吸引各种生物,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居住环境、六,采用生物固氮的方式.即选择栽种能与自然界固氮微生物共生形成根瘤的植物 减少或消除使用化肥对土壤的污染 七。在坚持多种树.种大树原则的同时 也应重视运用草坪,地被植物覆盖地面,做到绿地中无裸露黄土 八。种植前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土壤改良、覆土层深度不低于0,8米、以保证树木生长空间和营养面积需求。九 完成种植后、应标设植物名牌、达到普及绿化知识,提高全民爱绿赏绿护绿水平、四、本规范自二。二年五月一日起施行,城市绿地建设在遵守有关技术规定的同时、应执行本规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