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城市供水水源保护和水质管理第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规划,国土资源 环境保护、水利,水务,等部门编制城市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建立供水安全规划与管理的技术方法体系、制定供水安全保障的技术经济政策体系、第十一条.编制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的基本原则,一。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应当服从区域或者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 符合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综合规划的要求。并与水长期供求计划相协调,二 优先利用地表水 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三.优先保证生活用水、统筹兼顾工业用水和其他用水 第十二条。城市供水水源应当优先利用地表水,严格保护地下水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新批准取用地下水,一,可以利用地表水供水的,二,在地下水超采区域内的,三。在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安全保护区内的 四。容易造成地下水污染的、五,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 取用地下水用于自建设施供水的,有条件利用地表水作供水水源的地方。对原有取用地下水作供水水源的。应当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制订限期关闭计划 并监督实施 第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城市供水取水泵站,房、净水厂周围不低于三十米范围内,划定安全保护区,设立安全警示标志 安装电子监控设备。在安全保护区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以下活动。一,新建高度十米以上的建筑物,二、进行爆破 打井。采石 挖砂.取土等、三.擅自移动、覆盖 涂改,拆除。损坏取水泵站,房,净水厂的安全警示标志,四 其他危及取水泵站。房,净水厂安全的行为.第十四条、城市供水水质应当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供水卫生管理。同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供水水质日常监督、城市供水企业应当定期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供水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水质报表,检测资料,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城市供水水质监测机构的执业条件和范围、监测机构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法定的专业监测资质,第十五条,城市供水企业应当做好原水水质检测工作,发现原水水质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应当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相关主管部门 环境保护部门在城市供水水源水质发生污染时。应当及时通知城市供水企业。水源水质发生重大污染的,应当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并按应急预案级别启动城市供水预案。第十六条。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供水管道.在投入使用或者与城市供水管网系统连接通水前 建设单位和城市供水企业应当进行清洗消毒、经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委托具有资质的水质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第十七条,城市供水企业使用涉及饮用水的设施。设备,器具、管材和化学净水剂。消毒剂等材料必须符合国家,行业和省规定的质量.卫生 供水、节水标准,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供水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城市供水水质情况、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通过新闻媒体 网络 手机短信.公开信等方式发布城市供水水质情况。用户有权向当地人民政府城市供水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查询城市供水水质情况、被查询单位应当如实提供水质检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