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政府公共服务第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年度确定公共服务工作重点 采取简政放权.规范透明,便民高效等措施服务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为市场主体参与政府公共服务提供必要的条件,主动征询。听取其对政府公共服务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第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决策透明度、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机制 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方式,依法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对市场主体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 依法及时答复,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完善与生产经营活动配套的医疗.教育、商业。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设施 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和生活条件,第十七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产业规划、产业政策 产业指导目录和招商引资规划。建立招商引资的公平竞争机制,规范招商引资工作.调整招商引资结构。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转变招商引资方式,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相结合.对重要招商引资项目。可以指定政府负责人或者部门负责人全程跟踪服务,及时协调并帮助解决项目报批。建设和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 招商引资者不得对投资者给予违法承诺,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公开透明.高效服务和信息共享的原则设立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政务服务中心应当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公示办理的主体,依据。条件,程序.时限 结果,以及收费的依据,标准和监督渠道。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政府部门应当对其服务窗口办理事项充分授权,确保不需要现场勘察、集体讨论、专家论证。听证的审批事项、在窗口受理后直接办结 第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科技等有关部门应当整合科技资源,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支持知识产权、企业股权。债权交易服务平台建设、鼓励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和技术评估、经纪。咨询等机构的发展,健全科技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第二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 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的体制机制 为引进和留住人才创造条件.制定城乡劳动力资源供求指导目录.建立供求信息网络。促进专业人才和城乡劳动力合理流动、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 保障城乡劳动力资源储备和供给、第二十一条.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规范和引导市场主体投融资,培育金融市场 采取措施吸引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来本省设立机构 鼓励发展创业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提供多元化服务。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政府部门.工会,企业,劳动者四方参与的劳动关系协商机制,预防和依法处理劳动争议 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和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公共服务政策,措施,拓宽融资渠道、创新金融产品,支持中小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鼓励金融企业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贷款规模,对中小企业符合规定的融资.贷款给予担保费补助及贴息,第二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 加强上市公司后备资源的筛选、培育.对基本具备条件的企业进行上市前的辅导和服务 支持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第二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投资境外的企业应当落实财政补贴。政策优惠等措施,并在法律咨询。市场信息、风险防范以及融资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服务.第二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即许可的原则.优化中介机构市场准入机制 制定扶持。培育其发展的政策措施,引进知名品牌中介机构来本省拓展业务.发挥中介机构审计鉴证。资产评估.资信评估 代理,管理咨询等服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