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管口组对与焊接10.2。1,管口组对的坡口型式应符合焊接工艺规程的规定 10,2、2 不等壁厚对焊管端宜采用加过渡管或坡口过渡处理措施.壁厚差小于或等于2mm时可直接焊接、大于2mm时.应采用内削边处理.内坡角度宜为14.30。10。2 3,使用对口器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优先选用内对口器.不具备使用内对口器条件时可选用外对口器。2.使用内对口器时,应在根焊完成后拆卸和移动对口器。移动对口器时。管子应保持平衡 3。使用外对口器时.应在根焊完成不少于管周长50。后方可拆卸,所完成的根焊应分为多段,且应均匀分布,10,2.4,管道组对应符合表10,2,4的规定。表10 2,4,管道组对规定10,2,5.焊接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焊条应无破损、发霉.油污,锈蚀 焊丝应无锈蚀和折弯。焊剂应无变质现象,保护气体的纯度和干燥度应满足焊接工艺规程的要求 2。低氢型焊条焊前应按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烘干。保存及使用,当天未用完的焊条应回收存放。重新烘干后首先使用,重新烘干的次数不得超过2次、3 自保护药芯焊丝不应烘干、纤维素焊条不宜烘干。4.焊丝应在焊接前打开包装,当日未用完的焊丝应妥善保管,防止污染,5。应采用有效手段确保焊接气体的纯度,配比和含水量等指标符合要求、6。在焊接过程中.如出现焊条药皮发红、燃烧或严重偏弧时 应立即更换焊条.10。2、6,焊接过程中、对于管材和防腐层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施焊时不应在坡口以外的管壁上引弧。2、焊机地线与管子连接应采用专用卡具,防止地线与管壁产生电弧而烧伤管材。3,对于防腐管,焊前应在焊缝两端的管口缠绕一周宽度为0,5m的保护层,10,2,7、焊前预热应符合下列规定。1,预热应符合焊接工艺规程的规定 2.当焊接两种具有不同预热要求的材料时,应以预热温度要求较高的材料为准、3,预热宽度不应小于坡口两侧各50mm。应使用测温蜡笔,红外线测温仪等测温工具测量 4、管口应均匀加热、5 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宜采用电加热进行预热,10,2,8,管道焊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道焊接应符合焊接工艺规程的要求、2、根焊完成后,应立即进行热焊、3,焊道接头应进行打磨 相邻两层的接头不得重叠 应错开30mm以上。4。各焊道宜连续焊接.焊接过程中.应控制道间温度,5。焊道上的焊渣,在下一道焊接前应清除干净 6,焊口宜当日焊完,当日不能完成的应至少完成管壁厚的50,且不应少于3层、7.在焊接作业中,焊工应对自己所焊的焊道进行自检和修补工作,每处修补长度不应小于50mm,10 2.9、焊口焊完后应清除表面焊渣和飞溅.10。2、10 对需要后热或热处理的焊缝 应按焊接工艺规程的规定进行处理、10,2、11、每日作业结束后应将管线端部管口临时封堵,遇水及沟下焊管线应采取防水措施,10,2。12,焊口应有标志。焊口标志应包括工程名称缩写。标段号、桩位号,流水号,标志可用记号笔写在距焊口,油。气流动方向下游,1m处防腐层表面。并应同时做好焊接记录,10,2,13.焊缝返修及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所有带裂纹的焊缝应从管线上切除.焊道出现的非裂纹性缺陷,可直接返修。2,焊缝返修应使用评定合格的返修焊接工艺规程、焊缝在同一部位的返修不应超过2次,根部只应返修1次、返修后,宜按原标准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