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防治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第二十二条,市和区 县.市,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改进能源结构,发展集中供热,推广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等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第二十三条,市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市大气环境保护的要求 提出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域和高污染燃料基本禁燃区域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在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域内、不得新建.改建和扩建各类燃煤设施.现有的燃煤设施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改造使用煤气,天然气 液化石油气、电等清洁能源.在高污染燃料基本禁燃区域内 除集中热源外 其他燃煤设施应当在规定期限内 改造使用清洁能源,第二十四条,在集中供热管网覆盖的地区.禁止新建燃煤锅炉房。新建和改建住宅小区及其他需要供热的建设项目、应当统一安排公共热网和热源,因特殊情况确需新建分散锅炉房的、须按管辖权限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已建成的住宅及其他建筑物采用分散供热方式的。应当按照规划实行区域性联片供热.集中,联片供热有余热的单位,不得拒绝向邻近单位供热 已实行集中。联片供热的单位不得擅自退出.第二十五条.在市区内使用燃煤设施的。必须使用低硫份。低灰份的煤炭,煤炭含硫份.灰份的标准由市人民政府按照本市大气环境容量具体制定。第二十六条,城市餐饮服务业的各类炉灶必须使用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 电等清洁能源,对未划定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域和高污染燃料基本禁燃区域的民用炉灶 应当限期改用固硫型煤等清洁能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城镇地区的住户销售不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煤炭及煤制品 第二十七条。制造,销售或进口锅炉.窑炉,茶炉及其消烟防尘设备、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大气污染排放标准或要求,并将有关设计及测试资料报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案.第二十八条、新建。扩建,改建的锅炉或窑炉等设施。应同时配备脱硫,除尘装置、并保证其正常运行、已建成的锅炉或窑炉等设施、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安装脱硫 除尘装置,企业应当对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采取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