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保护机制第二十三条、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网络暴力信息防护功能.提供便利用户设置屏蔽陌生用户或者特定用户,本人发布信息可见范围。禁止转载或者评论本人发布信息等网络暴力信息防护选项,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完善私信规则.提供便利用户设置仅接收好友私信或者拒绝接收所有私信等网络暴力信息防护选项,鼓励提供智能屏蔽私信或者自定义私信屏蔽词等功能,第二十四条。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发现用户面临网络暴力信息风险的。应当及时通过显著方式提示用户 告知用户可以采取的防护措施。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发现网络暴力信息风险涉及以下情形的。还应当为用户提供网络暴力信息防护指导和保护救助服务.协助启动防护措施,并向网信。公安等有关部门报告 一,网络暴力信息侵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用户合法权益的.二 网络暴力信息侵犯用户个人隐私的,三,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可能造成用户人身.财产损害等严重后果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五条,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发现、处置网络暴力信息的。应当及时保存信息内容、浏览评论转发数量等数据.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提供网络暴力信息快捷取证等功能,依法依约为用户维权提供便利 公安。网信等有关部门依法调取证据的。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及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协助。第二十六条.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优化投诉 举报程序,在服务显著位置设置专门的网络暴力信息快捷投诉、举报入口、公布处理流程,及时受理,处理公众投诉,举报并反馈处理结果、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结合投诉,举报内容以及相关证明材料及时研判。对属于网络暴力信息的投诉,举报,应当依法处理并反馈结果 对因证明材料不充分难以准确判断的 应当及时告知用户补充证明材料、对不属于网络暴力信息的投诉,举报 应当按照其他类型投诉。举报的受理要求予以处理并反馈结果 第二十七条.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优先处理涉未成年人网络暴力信息的投诉 举报、发现涉及侵害未成年人用户合法权益的网络暴力信息风险的,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本规定要求及时采取措施,提供相应保护救助服务 并向有关部门报告.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设置便利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行使通知删除网络暴力信息权利的功能。渠道 接到相关通知后,应当及时采取删除,屏蔽 断开链接等必要的措施 防止信息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