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采购实施计划第十二条.本办法所称采购实施计划。是指采购人围绕实现采购需求、对合同的订立和管理所做的安排 采购实施计划根据法律法规、政府采购政策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采购需求的特点确定.第十三条、采购实施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 合同订立安排 包括采购项目预.概。算.最高限价。开展采购活动的时间安排 采购组织形式和委托代理安排。采购包划分与合同分包、供应商资格条件。采购方式,竞争范围和评审规则等。二 合同管理安排,包括合同类型.定价方式、合同文本的主要条款、履约验收方案 风险管控措施等,第十四条,采购人应当通过确定供应商资格条件。设定评审规则等措施.落实支持创新,绿色发展,中小企业发展等政府采购政策功能 第十五条,采购人要根据采购项目实施的要求、充分考虑采购活动所需时间和可能影响采购活动进行的因素、合理安排采购活动实施时间.第十六条,采购人采购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的项目。必须委托集中采购机构采购 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以外的项目可以自行采购.也可以自主选择委托集中采购机构、或者集中采购机构以外的采购代理机构采购 第十七条.采购人要按照有利于采购项目实施的原则。明确采购包或者合同分包要求。采购项目划分采购包的、要分别确定每个采购包的采购方式、竞争范围,评审规则和合同类型.合同文本,定价方式等相关合同订立 管理安排 第十八条,根据采购需求特点提出的供应商资格条件.要与采购标的的功能 质量和供应商履约能力直接相关。且属于履行合同必需的条件。包括特定的专业资格或者技术资格,设备设施、业绩情况.专业人才及其管理能力等.业绩情况作为资格条件时、要求供应商提供的同类业务合同一般不超过2个。并明确同类业务的具体范围,涉及政府采购政策支持的创新产品采购的.不得提出同类业务合同,生产台数,使用时长等业绩要求.第十九条,采购方式.评审方法和定价方式的选择应当符合法定适用情形和采购需求特点,其中 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因特殊情况需要采用公开招标以外的采购方式的.应当依法获得批准,采购需求客观.明确且规格,标准统一的采购项目.如通用设备.物业管理等。一般采用招标或者询价方式采购,以价格作为授予合同的主要考虑因素、采用固定总价或者固定单价的定价方式、采购需求客观.明确.且技术较复杂或者专业性较强的采购项目,如大型装备、咨询服务等 一般采用招标 谈判.磋商,方式采购,通过综合性评审选择性价比最优的产品.采用固定总价或者固定单价的定价方式,不能完全确定客观指标 需由供应商提供设计方案,解决方案或者组织方案的采购项目.如首购订购,设计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一般采用谈判.磋商,方式采购,综合考虑以单方案报价 多方案报价以及性价比要求等因素选择评审方法、并根据实现项目目标的要求 采取固定总价或者固定单价 成本补偿,绩效激励等单一或者组合定价方式,第二十条。除法律法规规定可以在有限范围内竞争或者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的情形外。一般采用公开方式邀请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第二十一条,采用综合性评审方法的.评审因素应当按照采购需求和与实现项目目标相关的其他因素确定,采购需求客观 明确的采购项目 采购需求中客观但不可量化的指标应当作为实质性要求、不得作为评分项 参与评分的指标应当是采购需求中的量化指标,评分项应当按照量化指标的等次.设置对应的不同分值。不能完全确定客观指标、需由供应商提供设计方案,解决方案或者组织方案的采购项目,可以结合需求调查的情况 尽可能明确不同技术路线,组织形式及相关指标的重要性和优先级.设定客观.量化的评审因素,分值和权重 价格因素应当按照相关规定确定分值和权重 采购项目涉及后续采购的 如大型装备等、要考虑兼容性要求.可以要求供应商报出后续供应的价格。以及后续采购的可替代性。相关产品和估价、作为评审时考虑的因素、需由供应商提供设计方案.解决方案或者组织方案。且供应商经验和能力对履约有直接影响的。如订购,设计等采购项目.可以在评审因素中适当考虑供应商的履约能力要求,并合理设置分值和权重、需由供应商提供设计方案 解决方案或者组织方案 采购人认为有必要考虑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可以明确使用年限,要求供应商报出安装调试费用。使用期间能源管理 废弃处置等全生命周期成本,作为评审时考虑的因素,第二十二条。合同类型按照民法典规定的典型合同类别,结合采购标的的实际情况确定,第二十三条 合同文本应当包含法定必备条款和采购需求的所有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标的名称、采购标的质量.数量。规模 履行时间,期限,地点和方式。包装方式、价款或者报酬、付款进度安排,资金支付方式、验收.交付标准和方法,质量保修范围和保修期 违约责任与解决争议的方法等,采购项目涉及采购标的的知识产权归属。处理的,如订购、设计,定制开发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等,应当约定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处理方式。采购人可以根据项目特点划分合同履行阶段,明确分期考核要求和对应的付款进度安排.对于长期运行的项目。要充分考虑成本.收益以及可能出现的重大市场风险 在合同中约定成本补偿 风险分担等事项 合同权利义务要围绕采购需求和合同履行设置、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法制定了政府采购合同标准文本的.应当使用标准文本,属于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范围的采购项目 合同文本应当经过采购人聘请的法律顾问审定。第二十四条 履约验收方案要明确履约验收的主体,时间 方式 程序,内容和验收标准等事项,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可以邀请参加本项目的其他供应商或者第三方专业机构及专家参与验收,相关验收意见作为验收的参考资料 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服务项目。验收时应当邀请服务对象参与并出具意见 验收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告.验收内容要包括每一项技术和商务要求的履约情况,验收标准要包括所有客观,量化指标,不能明确客观标准.涉及主观判断的 可以通过在采购人 使用人中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转化为客观。量化的验收标准 分期实施的采购项目.应当结合分期考核的情况.明确分期验收要求,货物类项目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出厂检验,到货检验。安装调试检验.配套服务检验等多重验收环节,工程类项目的验收方案应当符合行业管理部门规定的标准,方法和内容 履约验收方案应当在合同中约定,第二十五条 对于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采购项目 要研究采购过程和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判断风险发生的环节。可能性、影响程度和管控责任,提出有针对性的处置措施和替代方案。采购过程和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包括国家政策变化 实施环境变化、重大技术变化 预算项目调整 因质疑投诉影响采购进度,采购失败 不按规定签订或者履行合同.出现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情形等.第二十六条,各级财政部门应当按照简便、必要的原则 明确报财政部门备案的采购实施计划具体内容。包括采购项目的类别 名称.采购标的.采购预算.采购数量,规模,组织形式,采购方式 落实政府采购政策有关内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