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治尾矿污染环境。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尾矿的污染环境防治.以下简称污染防治。及其监督管理,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活动中产生的铀、钍,系单个核素活度浓度超过1Bq,g的尾矿。以及铀 钍、矿尾矿的污染防治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放射性污染防治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适用本办法,第三条.尾矿污染防治坚持预防为主 污染担责的原则,产生,贮存、运输,综合利用尾矿的单位,以及尾矿库运营、管理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尾矿对环境的污染.对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依法承担责任。对产生尾矿的单位和尾矿库运营.管理单位实施控股管理的企业集团 应当加强对其下属企业的监督管理.督促,指导其履行尾矿污染防治主体责任 第四条、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全国尾矿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地方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尾矿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所属的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机构依据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或者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委托,对管辖范围内的尾矿污染防治工作进行指导 协调和监督,第五条。尾矿库污染防治实行分类分级环境监督管理,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尾矿库分类分级环境监督管理技术规程。根据尾矿所属矿种类型,尾矿库周边环境敏感程度 尾矿库环境保护水平等因素,将尾矿库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环境监督管理尾矿库 并明确不同等级的尾矿库环境监督管理要求。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确定本行政区域尾矿库分类分级环境监督管理清单。并加强监督管理,设区的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确定的尾矿库分类分级环境监督管理清单.对尾矿库进行分类分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