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执法监督第三十六条、上级农业农村部门应当对下级农业农村部门及其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的行政执法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及时纠正违法或明显不当的行为,第三十七条。属于社会影响重大 案情复杂或者可能涉及犯罪的重大违法案件,上级农业农村部门可以采取发函督办.挂牌督办,现场督办等方式,督促下级农业农村部门及其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调查处理。接办案件的农业农村部门及其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应当及时调查处置,并按要求反馈查处进展情况和结果 第三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文书和案卷评查制度、定期开展评查 发布评查结果,第三十九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本单位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议 考核评议结果作为农业行政执法人员职级晋升。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第四十条.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应当建立行政执法情况统计报送制度,按照农业农村部有关要求.于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前向本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和上一级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报送半年、全年执法统计情况,第四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健全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社会监督机制,对人民群众举报投诉.新闻媒体曝光。有关部门移送的涉农违法案件及时回应.妥善处置、第四十二条。鼓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会同财政,司法行政等有关部门建立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机制 结合本地实际对举报奖励范围。标准等予以具体规定、规范发放程序、做好全程监督、第四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建立领导干部干预执法活动 插手具体案件责任追究制度。第四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突发问题预警研判和应急处置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高风险防范及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