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经营者集中审查第二十二条 市场监管总局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三十日内 对申报的经营者集中进行初步审查.作出是否实施进一步审查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报人.市场监管总局决定实施进一步审查的,应当自决定之日起九十日内审查完毕,作出是否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报人,符合反垄断法第三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情形的,市场监管总局可以延长本款规定的审查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 第二十三条.在审查过程中,出现反垄断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情形的,市场监管总局可以决定中止计算经营者集中的审查期限并书面通知申报人、审查期限自决定作出之日起中止计算,自中止计算审查期限的情形消除之日起、审查期限继续计算,市场监管总局应当书面通知申报人 第二十四条,在审查过程中、申报人未按照规定提交文件。资料导致审查工作无法进行的,市场监管总局应当书面通知申报人在规定期限内补正。申报人未在规定期限内补正的 市场监管总局可以决定中止计算审查期限,申报人按要求提交文件 资料后 审查期限继续计算,第二十五条、在审查过程中,出现对经营者集中审查具有重大影响的新情况,新事实、不经核实将导致审查工作无法进行的 市场监管总局可以决定中止计算审查期限,经核实 审查工作可以进行的。审查期限继续计算,第二十六条。在市场监管总局对申报人提交的附加限制性条件承诺方案进行评估阶段。申报人提出中止计算审查期限请求.市场监管总局认为确有必要的 可以决定中止计算审查期限,对附加限制性条件承诺方案评估完成后 审查期限继续计算.第二十七条 在市场监管总局作出审查决定之前 申报人要求撤回经营者集中申报的,应当提交书面申请并说明理由,经市场监管总局同意、申报人可以撤回申报。集中交易情况或者相关市场竞争状况发生重大变化、需要重新申报的,申报人应当申请撤回.撤回经营者集中申报的,审查程序终止、市场监管总局同意撤回申报不视为对集中的批准,第二十八条,在审查过程中.市场监管总局根据审查工作需要,可以要求申报人在规定期限内补充提供相关文件。资料、就申报有关事项与申报人及其代理人进行沟通、申报人可以主动提供有助于对经营者集中进行审查和作出决定的有关文件、资料,第二十九条、在审查过程中、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可以通过信函,传真 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市场监管总局就有关申报事项进行书面陈述 市场监管总局应当听取,第三十条,在审查过程中、市场监管总局根据审查工作需要.可以通过书面征求 座谈会 论证会。问卷调查.委托咨询.实地调研等方式听取有关政府部门 行业协会。经营者 消费者、专家学者等单位或者个人的意见、第三十一条.审查经营者集中,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及其对市场的控制力、二、相关市场的市场集中度、三。经营者集中对市场进入 技术进步的影响 四 经营者集中对消费者和其他有关经营者的影响、五,经营者集中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六 应当考虑的影响市场竞争的其他因素、第三十二条。评估经营者集中的竞争影响,可以考察相关经营者单独或者共同排除,限制竞争的能力。动机及可能性.集中涉及上下游市场或者关联市场的 可以考察相关经营者利用在一个或者多个市场的控制力 排除,限制其他市场竞争的能力、动机及可能性。第三十三条.评估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对市场的控制力.可以考虑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产品或者服务的替代程度.控制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的能力。财力和技术条件,掌握和处理数据的能力,以及相关市场的市场结构 其他经营者的生产能力。下游客户购买能力和转换供应商的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抵消效果等因素、评估相关市场的市场集中度.可以考虑相关市场的经营者数量及市场份额等因素、第三十四条,评估经营者集中对市场进入的影响,可以考虑经营者通过控制生产要素、销售和采购渠道,关键技术、关键设施.数据等方式影响市场进入的情况。并考虑进入的可能性、及时性和充分性 评估经营者集中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可以考虑经营者集中对技术创新动力和能力、技术研发投入和利用、技术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影响、第三十五条、评估经营者集中对消费者的影响.可以考虑经营者集中对产品或者服务的数量,价格.质量,多样化等方面的影响.评估经营者集中对其他有关经营者的影响,可以考虑经营者集中对同一相关市场.上下游市场或者关联市场经营者的市场进入。交易机会等竞争条件的影响。第三十六条 评估经营者集中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考虑经营者集中对经济效率、经营规模及其对相关行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第三十七条.评估经营者集中的竞争影响。还可以综合考虑集中对公共利益的影响,参与集中的经营者是否为濒临破产的企业等因素。第三十八条,市场监管总局认为经营者集中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应当告知申报人 并设定一个允许参与集中的经营者提交书面意见的合理期限,参与集中的经营者的书面意见应当包括相关事实和理由 并提供相应证据,参与集中的经营者逾期未提交书面意见的,视为无异议、第三十九条,为减少集中具有或者可能具有的排除,限制竞争的效果、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可以向市场监管总局提出附加限制性条件承诺方案、市场监管总局应当对承诺方案的有效性.可行性和及时性进行评估 并及时将评估结果通知申报人,市场监管总局认为承诺方案不足以减少集中对竞争的不利影响的.可以与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就限制性条件进行磋商,要求其在合理期限内提出其他承诺方案 第四十条.根据经营者集中交易具体情况。限制性条件可以包括如下种类。一。剥离有形资产。知识产权 数据等无形资产或者相关权益 以下简称剥离业务、等结构性条件。二,开放其网络或者平台等基础设施,许可关键技术.包括专利.专有技术或者其他知识产权、终止排他性或者独占性协议.保持独立运营、修改平台规则或者算法。承诺兼容或者不降低互操作性水平等行为性条件,三、结构性条件和行为性条件相结合的综合性条件,剥离业务一般应当具有在相关市场开展有效竞争所需要的所有要素,包括有形资产。无形资产,股权、关键人员以及客户协议或者供应协议等权益,剥离对象可以是参与集中经营者的子公司。分支机构或者业务部门等.第四十一条,承诺方案存在不能实施的风险的。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可以提出备选方案,备选方案应当在首选方案无法实施后生效。并且比首选方案的条件更为严格,承诺方案为剥离,但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可以在承诺方案中提出特定买方和剥离时间建议,一 剥离存在较大困难、二,剥离前维持剥离业务的竞争性和可销售性存在较大风险.三,买方身份对剥离业务能否恢复市场竞争具有重要影响。四,市场监管总局认为有必要的其他情形,第四十二条,对于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参与集中的经营者提出的附加限制性条件承诺方案能够有效减少集中对竞争产生的不利影响的、市场监管总局可以作出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决定 参与集中的经营者未能在规定期限内提出附加限制性条件承诺方案。或者所提出的承诺方案不能有效减少集中对竞争产生的不利影响的 市场监管总局应当作出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决定.第四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未达申报标准但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 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可以向市场监管总局书面反映、并提供相关事实和证据。市场监管总局经核查 对有证据证明未达申报标准的经营者集中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依照本规定第八条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