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监督管理第四十条。科技部负责统筹指导全国科技伦理监管工作、有关科技伦理审查监管的重要事项应听取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的专业性,学术性咨询意见,地方,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职责权限和隶属关系负责本地方、本系统科技伦理审查的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对纳入清单管理科技活动的专家复核机制。加强对本地方。本系统发生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伦理审查的协调。指导和监督、第四十一条,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等应履行科技伦理管理主体责任。健全本单位科技伦理监管机制和审查质量控制.监督评价机制。经常性开展单位工作人员科技伦理教育培训,加强对纳入清单管理的科技活动的动态跟踪和伦理风险防控、国家推动建立科技伦理。审查 委员会认证机制.鼓励相关单位开展科技伦理审查认证 第四十二条,科技部负责建设国家科技伦理管理信息登记平台,为地方、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加强科技伦理监管提供相应支撑、第四十三条.单位应在设立科技伦理。审查,委员会后30日内.通过国家科技伦理管理信息登记平台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科技伦理.审查,委员会组成 章程,工作制度等,相关内容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第四十四条,单位应在纳入清单管理的科技活动获得伦理审查批准后30日内,通过国家科技伦理管理信息登记平台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科技活动实施方案.伦理审查与复核情况等.相关内容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第四十五条,单位应于每年3月31日前 向国家科技伦理管理信息登记平台提交上一年度科技伦理,审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纳入清单管理的科技活动实施情况报告等,第四十六条.对科技活动中违反科技伦理规范,违背科技伦理要求的行为,任何单位或个人有权依法向科技活动承担单位或地方。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投诉举报,第四十七条,科技活动承担单位,科技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由有管辖权的机构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规定给予处罚或者处理 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以弄虚作假方式获得科技伦理审查批准 或者伪造。篡改科技伦理审查批准文件的,二,未按照规定通过科技伦理审查和专家复核擅自开展纳入清单管理的科技活动的.三、未按照规定获得科技伦理审查批准擅自开展科技活动的.四,超出科技伦理审查批准范围开展科技活动的.五,干扰 阻碍科技伦理审查工作的,六、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第四十八条。科技伦理 审查 委员会,委员违反本办法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管辖权的机构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规定给予处罚或者处理,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 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弄虚作假。为科技活动承担单位获得科技伦理审查批准提供便利的,二,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的 三。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第四十九条,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等是科技伦理违规行为单位内部调查处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应及时主动调查科技伦理违规行为 依法依规追责问责 单位或其负责人涉嫌科技伦理违规行为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调查处理.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由其所在地的省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调查处理,第五十条,地方。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职责权限和隶属关系,加强对本地方 本系统科技伦理违规行为调查处理的指导和监督,组织开展对重大科技伦理案件的调查处理.第五十一条、科技伦理违规行为涉及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技计划项目的 由项目管理部门。单位、按照项目管理有关规定组织调查处理,项目承担。参与,单位应按照项目管理部门,单位,要求,主动开展并积极配合调查。依据职责权限对违规行为责任人作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