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档案信息化建设第三十八条。机关 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电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机关,群团组织,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本单位信息化建设规划.加强办公自动化系统。业务系统归档功能建设,并与电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相互衔接,实现对电子档案的全过程管理、电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设。并符合国家关于网络安全 数据安全以及保密等的规定、第三十九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采取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保证电子档案来源可靠,程序规范 要素合规、符合以下条件、一,形成者 形成活动,形成时间可确认.形成,办理、整理 归档 保管、移交等系统安全可靠。二,全过程管理符合有关规定。并准确记录.可追溯,三 内容。结构,背景信息和管理过程信息等构成要素符合规范要求。第四十条,机关 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国家档案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定期向有关档案馆移交电子档案、电子档案移交接收网络以及系统环境应当符合国家关于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以及保密等的规定 不具备在线移交条件的.应当通过符合安全管理要求的存储介质向档案馆移交电子档案、档案馆应当在接收电子档案时进行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检测、并采取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保证电子档案在长期保存过程中的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国家档案馆可以为未到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二款所规定的移交进馆期限的电子档案提供保管服务,涉及政府信息公开事项的、依照,档案法,第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办理.第四十一条,档案馆对重要电子档案进行异地备份保管。应当采用磁介质.光介质。缩微胶片等符合安全管理要求的存储介质、定期检测载体的完好程度和数据的可读性。异地备份选址应当满足安全保密等要求.档案馆可以根据需要建设灾难备份系统 实现重要电子档案及其管理系统的备份与灾难恢复,第四十二条。档案馆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开展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工作 应当符合国家档案主管部门有关规定、保证档案数字化成果的质量和安全.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开展文字、语音、图像识别工作,加强档案资源深度挖掘和开发利用,第四十三条。档案馆应当积极创造条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设,运行维护数字档案馆,为不同网络环境中的档案数字资源的收集,长期安全保存和有效利用提供保障,国家鼓励有条件的机关 团体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开展数字档案室建设 提升本单位的档案信息化水平,第四十四条,国家档案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数据共享标准.提升档案信息共享服务水平、促进全国档案数字资源跨区域。跨层级 跨部门共享利用工作、县级以上地方档案主管部门应当推进本行政区域档案数字资源共享利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