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I.规范性附录、使用交流电源采暖炉的电气安全I,1。一般要求I.1,1,型式试验时按本附录全部项目进行。I.1,2.如,类器具带有未接地。易触及的金属部件。且未使用接地的中间金属部件将其与带电部件隔开.则按对,类结构规定的有关要求确定这些部件是否合格。如、类器具带有易触及的非金属部件、除非这些部件用一个接地的中间金属部件将其与带电部件隔开 否则按对 类结构规定的有关要求确定这些部件是否合格,I,2.防护等级.防护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a.采暖炉的电击防护类型应为、类或、类,b,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制造商声称值.且室内型采暖炉应至少是IPX4.室外型采暖炉应至少是IPX5D,通过视检和相关的试验确定其是否合格,注。外壳防护等级在GB。4208中给出、I,3、标志和说明I、3,1。当使用符号时应符合GB,4706.1、2005中7.6的规定。I.3,2,用于与电网连接的接线端子的标志应符合GB,4706、1 2005中7.8的规定。I.3,3.电源软线连接方式应为GB.4706 1.2005中7.12。5规定的Y型或Z型连接.使用说明符合标准要求,I、4、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I、4。1 采暖炉的结构和外壳应使其对意外触及带电部件有足够的防护.例如不使用工具打开外壳和取下可拆卸部件的状态也是安全的,I 4。2、类器具和,类结构、其结构和外壳对与基本绝缘以及仅用基本绝缘与带电部件隔开的金属部件意外接触应有足够的防护 I、4,3,正常使用时与燃气管路及水路相连接的。类器具中。其与燃气管路或与水接触的具有导电性的金属部件 都应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与带电部件隔开 I 4.4 带有高压点火的脉冲发生装置。应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与高压源接触、在脉冲发生装置或采暖炉外壳应有明显的防护性警示,I 4 5,按GB.4706 1、2005中第8章的规定测量对易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I 5 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I,5。1.在工作温度下、采暖炉的泄漏电流不应过大,且其电气强度应满足规定要求、通过I.5、2和I,5 3的试验确定其是否合格,采暖炉工作的时间一直延续至正常使用时最不利条件产生所对应的时间 以1,06倍的额定电压供电.在进行该试验前断开保护阻抗和无线电干扰滤波器,I。5。2.泄漏电流通过用GB。T。12113、2003中图4所描述的电路装置进行测量.测量在电源的任一极与连接金属箔的易触及金属部件之间进行.被连接的金属箔面积不应大于20cm,10cm.并与绝缘材料的易触及表面相接触.注1,使用GB。T。12113。2003中图4所示的电压表测量电压的实际有效值,对使用单相电源的采暖炉,其测量电路在下述图中给出、a.对 类器具 见GB、4706,1 2005中图1,b 对,类器具,见GB、4706,1,2005中图2、将选择开关分别拨到a,b.的每一个位置来测量泄漏电流。采暖炉工作的时间一直延续至正常使用时最不利条件产生所对应的时间之后.类器具的泄漏电流不应大于0,25mA。类器具的泄漏电流不应大于3、5mA,如采暖炉装有在试验期间动作的热控制器 则要在控制器断开电路之前的瞬间测量泄漏电流.注2.开关处于断开位置来进行试验。是为了验证连接在一个单极开关后面的电容器不产生过高的泄漏电流,I、5,3,按照GB T 17627的规定 断开采暖炉电源后,采暖炉绝缘立即经受频率为50Hz的电压,历时1min.用于此试验高压电源在其输出电压调节到相应试验电压后.应能在输出端子之间供给一个短路电流Is.电路的过载释放器对低于跳闸电流Ir。的任何电流均不动作、不同高压电源的Is和Ir值见表I,1。试验电压施加在带电部件和易触及部件之间、非金属部件用金属箔覆盖,对在带电部件和易触及部件之间有中间金属件的 类结构.要分别跨越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来施加电压,应注意避免电子电路元件的过应力、试验电压值按表I.2的规定.在试验期间,不应出现击穿.注 可忽略不造成电压下降的辉光放电。I,6.耐潮湿I 6。1。根据制造商声称的防水等级 按GB,4706,1,2005中15.1,1和15 1,2进行试验,此时采暖炉不连接电源。喷淋试验后、采暖炉应经受I,7.3的电气强度试验,并且视检应表明在绝缘上没有能导致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降低到低于GB,4706。1.2005中第29章规定限值的水迹。I,6、2 采暖炉应能承受在正常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潮湿条件、按照GB、4706,1 2005中15,3进行试验,试验后 采暖炉应在原潮湿箱内、或在一个使采暖炉达到规定温度的房间内,把已取下的部件重新组装完毕 随后经受I.7的试验。I,7。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I。7.1、采暖炉的泄漏电流不应过大,并且其电气强度应符合规定的要求。通过I,7,2和I,7,3的试验确定其是否合格、在进行试验前,保护阻抗要从带电部件上断开,使采暖炉处于室温,且不连接电源的情况下进行该试验.I 7,2。交流试验电压施加在带电部件和连接金属箔的易触及金属部件之间.被连接的金属箔面积不大于20cm.10cm。它与绝缘材料的易触及表面相接触,对单相采暖炉试验电压为1、06倍的额定电压,在施加试验电压后的5s内.测量泄漏电流。泄漏电流不应大于下述值、a 对.类器具,0,25mA。b 对。类器具,3。5mA.c 采暖炉带有无线电干扰滤波器。在这种情况下,断开滤波器时的泄漏电流不应大于规定的限值.I、7,3。在I。7,2试验之后 绝缘要立即经受1min频率为50Hz或60Hz基本正弦波的电压。表I,3中已给出适用于不同类型绝缘的试验电压值、绝缘材料的易触及部分.应用金属箔覆盖、注1,注意金属箔的放置.以使绝缘的边缘处不出现闪络,对入口衬套处。软线保护装置处或软线固定装置处的电源软线用金属箔包裹后,在金属箔与易触及金属部件之间施加试验电压。将所有夹紧螺钉用GB,4706 1.2005中表14规定力矩的三分之二值夹紧,对.类器具,试验电压为1250V,对.类器具.试验电压为1750V,注2 表I。1对试验用的高压电源做出规定,注3.对同时带有加强绝缘和双重绝缘的,类结构,要注意施加在加强绝缘上的电压不对基本绝缘或附加绝缘造成过应力 注4.在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不能分开单独试验的结构中.该绝缘经受对加强绝缘规定的试验电压.注5,在试验绝缘覆盖层时,可用一个砂袋使其有大约为5kPa的压力将金属箔压在绝缘上。该试验可限于那些绝缘可能薄弱的地方,例如.在绝缘的下面有金属锐棱的地方 注6,如可行.绝缘衬层要单独试验,注7。注意避免对电子电路的元件造成过应力。试验初始 施加的电压不大于规定电压值的一半 然后平缓地升高到规定值,在试验期间不应出现击穿、I。8.变压器和相关电路的过载保护.采暖炉带有由变压器供电的电路时。其结构应使得在正常使用中可能出现的短路时,该变压器内或与变压器相关的电路中。不会出现过高的温度、注1、例如在安全特低电压下工作的易接触及电路的裸导线或没有充分绝缘的导线的短路、注2,不考虑在正常使用中可能发生的基本绝缘失效,通过施加正常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最不利的短路或过载状况,来确定是否合格,采暖炉供电电压为1、06倍或0、94倍的额定电压、取两者中较为不利的情况.安全特低电压电路中的导线绝缘层的温升值.不应超过GB 4706,1,2005表3中有关规定值的15K、绕组的温度不应超过GB。4706.1.2005表8规定的值 但是,这些限制对于符合GB.T,19212 1 2016中15,5规定的无危害式变压器不适用,I 9、结构I 9,1。在正常使用时.采暖炉的结构应使其电气绝缘不受到在冷表面上可能凝结的水或从水阀。热交换器,接头和采暖炉的类似部分可能泄漏出的液体的影响。通过视检确定其是否合格,I,9,2,采暖炉应具有防止内部水压力过高的安全防护措施,通过视检 并且必要时,通过适当的试验确定其是否合格.I.9,3 非自动复位控制器的复位钮。如其意外复位能引起危险、则应防止或防护使得不可能发生意外复位.通过视检确定其是否合格,I,9.4。应有效的防止带电部件与热绝缘的直接接触、除非这种材料是不腐蚀,不吸潮并且不燃烧的,通过视检确定其是否合格 I,9、5,木材。棉花,丝 普通纸以及类似的纤维或吸湿性材料。除非经过浸渍。否则不应作为绝缘材料使用,通过视检确定其是否合格.I.9、6。操作旋钮,手柄,操纵杆和类似零件的轴不应带电。除非将轴上的零件取下后.轴是不易触及的.通过视检。并通过取下轴上的零件 甚至借助于工具取下这些零件后,用GB.4706,1、2005中8。1规定的试验探棒确定其是否合格,I,10,内部布线I、10。1.采暖炉内部布线通路应光滑。而且无锐利棱边 布线的保护应使它们不与那些可引起绝缘损坏的毛刺.冷却或换热用翅片或类似的棱缘接触.有绝缘导线穿过的金属孔洞.应有平整,圆滑的表面或带有绝缘套管。应有效地防止布线与运动部件接触 通过视检确定其是否合格,I。10。2,内部布线的绝缘应能经受住在正常使用中可能出现的电气应力,按下列试验之一确定其是否合格、a 基本绝缘的电气性能应等效于GB。T。5023 1或GB,T.5013。1所规定的软线的基本绝缘 b,在导线和包裹在绝缘层外面的金属箔之间施加2000V电压,持续15min、不应击穿,注1.如导线的基本绝缘不满足这些条件之一 则认为该导线是裸露的 注2,该试验仅对承受电网电压的布线适用 注3.对于、类结构 附加绝缘和加强绝缘的要求适用。除非软线护套符合GB、5023、1或GB,5013,1的要求,则软线护套可以作为附加绝缘,I、10、3.当套管作为内部布线的附加绝缘来使用时,它应采用可靠的方式保持在位。通过视检并通过手动试验确定其是否合格 注,如一个套管只有在破坏或切断的情况下才能移动。或如它的两端都被夹紧 则可认为是可靠的固定方式。I,10。4、黄,绿组合双色标志的导线,应只用于接地导线,通过视检确定其是否合格,I 10。5,铝线不应用于内部布线。注 绕组不被认为是内部布线,通过视检确定其是否合格,I、10.6,多股绞线在其承受接触压力之处,不应使用铅,锡焊将其焊在一起.除非夹紧装置的结构能使得此处不会出现由于焊剂的冷流变而产生不良接触的危险、注1.使用弹簧接线端子可满足本要求。仅拧紧夹紧螺钉不被认为是充分的。注2,允许多股绞线的顶端钎焊。通过视检确定其是否合格 I,11.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I,11.1、不打算永久连接到固定布线的采暖炉,应对其提供有下述的电源的连接装置之一,装有一个插头的电源软线,至少与器具要求的防水等级相同的器具输入端口。用来插入到输出插座的插脚,通过视检确定其是否合格.I 11,2、打算永久性连接到固定布线的采暖炉.应允许将采暖炉与支撑架固定在一起以后再进行电源线的连接,并且这类采暖炉上应具有下述的电源连接装置之一.允许连接具有GB,4706、1、2005中26。6规定的标称横截面积的固定布线电缆的一组接线端子。允许连接适当类型的软缆或导管的一组接线端子和软缆入口.导管入口,预留的现场成形孔或压盖.如一个固定式采暖炉的结构为便于安装,使其能取下它的一些部分。那么在此采暖炉的一部分被固定安装到其支撑后.如能无困难地连接固定布线 可认为满足本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可取下的部件的结构应使它们易于被重新组装 而不会发生误装。损坏布线或接线端子的危险.通过视检.并且必要时。通过进行适当的连接确定其是否合格 I 11,3 电源软线应通过下述方法之一安装到采暖炉上 Y型连接 Z型连接,通过视检确定其是否合格.I 11.4、电源软线不应轻于以下规格 普通硬橡胶护套的软线为GB,T,5013.1中53号线,普通聚氯乙烯护套软线为GB、T,5023、1中53号线,采暖炉质量大于3kg I,11 5、电源软线的导线、应具有不小于表I.4中所示的标称横截面积.I。11.6.电源软线不应与采暖炉的尖点或锐边接触.通过视检确定其是否合格 I,11,7。类器具的电源软线应有一根黄.绿芯线、它连接在采暖炉的接地端子和插头的接地触点之间、通过视检确定其是否合格 I。11 8,电源软线的导线在承受接触压力之处.不应通过铅,锡焊将其合股加固。除非夹紧装置的结构使其不因焊剂的冷流变而存在不良接触的危险,注1,可以通过适用弹簧接线端子来达到本要求,只紧固加紧螺钉不认为是充分的,注2,允许绞合线的顶端焊接。通过视检确定其是否合格、I 11,9。电源软线入口的结构应使电源软线护套能在没有损坏危险的情况下穿入 除非软线进入开口处的外壳是绝缘材料制成,否则应提供符合GB、4706。1。2005中29,3规定的附加绝缘要求的不可拆卸衬套或不可拆卸套管。通过视检确定其是否合格,I。11 10 对Y型连接和Z型连接、应有软线固定装置、其软线固定装置应使导线在接线端处免受拉力和扭矩。并保护导线的绝缘免受磨损 应不可能将软线推入采暖炉,以致于损坏软线或采暖炉内部部件的情况 通过视检.手动试验并通过下述的试验来检查其合格性,当软线经受100N的拉力和0。35N m的扭矩时,在距软线固定装置约为20mm处、或其他合适点做一标记,然后。在最不利的方向上施加规定的拉力,共进行25次,不得使用爆发力、每次持续1s,在此试验期间,软线不应损坏 并且在各个接线端子处不应有明显的张力 再次施加拉力时.软线的纵向位移不应超过2mm,I,11.11 对Y型连接和Z型连接的.类器具.其电源软线的绝缘导线应使用基本绝缘与易触及的金属部件之间再次隔开、对、类器具 则应使用附加绝缘来隔开。这种绝缘可以用电源软线的护套。或其他方法来提供,通过视检、并通过有关的试验确定其是否合格、I。12,接地措施I,12,1。万一绝缘失效可能带电的,类器具的易触及金属部件。应永久并可靠地连接到采暖炉内的一个接地端子,或采暖炉输入插口的接地触点,接地端子和接地触点不应连接到中性接线端子。类器具不应有接地措施,通过视检确定其是否合格 I,12。2,接地端子的夹紧装置应充分牢固 以防止意外松动 接地端子不应兼作它用 不借助工具应不能松动 采暖炉应设有永久性接地标志,通过视检和手动试验确定其是否合格、I、12,3,采暖炉如带有接地连接的可拆卸部件插入到采暖炉的另一部份中。其接地连接应在载流连接之前完成,当拔出部件时、接地连接应在载流连接断开之后断开.带电源软线的采暖炉 其接线端子或软线固定装置与接线端子之间导线长度的设置。应使得如软线从软线固定装置中滑出.载流导线在接地导线之前先绷紧 通过视检和手动试验确定其是否合格.1,12 4,打算连接外部导线的接地端子,其所有零件都不应由于与接地导线的铜接触 或与其他金属接触而引起腐蚀危险.用来提供接地连续性的部件.应是具有足够耐腐蚀的金属,但金属框架或外壳部件除外.如这些部件是钢制的,则应在本体表面上提供厚度至少为5μm的电镀层。如接地端子主体是铝或铝合金制造的框架或外壳的一部分.则应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由于铜与铝或铝合金的接触而引起腐蚀的危险.通过视检和测量确定其是否合格,I.12。5,接地端子或接地触点与接地金属部件之间的连接。应具有低电阻值。按下述步骤试验确定其是否合格,a.从空载电压不大于12V 交流或直流,的电源取得电流,并且该电流等于采暖炉额定电流1.5倍或25A,两者中取较大者。让该电流轮流在接地端子或接地触点与每个易触及金属部件之间通过.b.在采暖炉的接地端子或采暖炉输入插口的接地触点与易触及金属部件之间测量电压降,由电流和该电压降计算出电阻,该电阻值不应大于0、1Ω,注1,有疑问情况下、试验要一直进行到稳定状态建立。注2,电源软线的电阻不包括在此测量之中、注3 注意在试验时。要使测量探棒顶端与金属部件之间的接触电阻不影响试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