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源 更多>
11、2 施工测量11.2 1 塔施工前,应根据塔结构的平面,体形和场地条件等因素、经计算制定施工测量方案,控制施工精度。减少累计误差.11、2.2.塔施工测量方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测量控制网的布设 2 塔体中心线垂直度控制投测方法,3。高程投测方法 4,塔体日照变形观测方法、5.测量精度分析和仪器选择 11。2 3、塔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符合以下规定.1,平面控制网应采用独立坐标系统,2,根据设计定位条件 施工方案和场地情况综合考虑网的布设,3,控制网应包含塔的主控轴线,网形宜采取中心辐射形.网中心与塔中心相重合。多肢形电视塔可采用三角形或多边形网,4,网的测距精度不应低于1.10000,测角精度不应低于20、11。2.4、塔体中心线的投测应符合以下规定.1 塔内投测中心线的高度小于100m时、可使用光学铅直仪.直接投测或分段接力投测,塔内投测中心线的高度大于100m时、应使用不同射程的激光铅直仪直接投测 其仪器的精度不应低于5,靶盘接受光斑核心直径不应大于10mm。2。在塔体结构较为封闭,且有线锤防振阻尼措施条件下 必要时可用重磅线锤在塔内投测中心线或结构大角垂线,且应用其他仪器测量作为验校、3.塔外投测中心线时,应使用多台经纬仪。或激光经纬仪,同时向上投测。经纬仪的精度不应低于2.且望远镜放大倍数不应低于30倍 仪器的安置点至塔中心的水平距离宜为塔高1,5。2倍、投测的视点应嵌固在混凝土塔身适宜的外表面上,并做永久性标志.4.混凝土塔身。混凝土桅杆等竖向筒体结构的中心线投测、必须考虑结构作用和日照变形影响,应在凌晨进行投测.无条件时.可采用分段建立相对工作基点,分段向上投测的方法。5.相对工作基点的建立,必须在无施工干扰和风力小于二级的条件下 在塔筒体近期所确定的最小日照变形时间区段内进行,相对工作基点间的高度距离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一般可定为筒体直径,或边长,的3.5倍,6,塔体施工每升高一次,都应有中心线投测记录、并应分阶段提供塔体中心线垂直偏差测量报告。工程竣工时、应提供完整的电视塔全高中心线垂直度测量报告.11,2。5、塔的标高测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1,塔的标高控制网应根据复核后的水准点或已知高程点引测 闭合差不应超过,n为测站数.或,L为测线长度,单位为km,2,引测的高程控制点.应在现场设三个深埋水准点.做法按有关规定执行 3、塔的标高竖向引测,宜从首层 0、000m标高开始,在适当楼层或整尺长度处设标高控制线.层间测量偏差不应超过士3mm,塔总高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H,10000,H为塔总高度 单位为mm,11。2,6。混凝土电视塔施工应进行日照变形观测、日照变形观测的主要内容应包括,1。观测期的混凝土筒壁温度分布值、大气温度以及风速值、2.引测处的筒体中心点在各记录时刻偏离中心线的位移值和方向记录,3 观测成果报告及观测期塔体日照变形曲线.即位移一时间曲线,11,2。7,日照变形的观测 应事先制定方法和程序、观测频率应视塔的结构部位,施工进度。季节和气候变化而定,一般从塔身100m高度以上开始 或当H。d。5时.H为筒体施工高度 d为筒体平均直径.每升高20m或每月观测一次、每次观测周期以一昼夜为宜 或根据需要而定.在观测期内应每隔1h观测记录一次日照变形的有关数据。11.2,8.日照变形观测可采用激光铅直仪法或经纬仪前方交汇法.具体技术要求应按建筑变形测量的有关规定执行,11,2。9,施工中和竣工后。应由业主委托专业勘测单位对电视塔进行系统的建筑变形监测,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