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九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的监督管理纳入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并将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纳入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第三十条、食品监督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年度监督管理计划,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开展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监督检查工作,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对发生食品安全事故风险较高的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重点监督、依法查处违法行为。第三十一条、质监 工商等部门对发现的食品相关产品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问题要及时通报本级食品监督行政部门 第三十二条,乡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食品安全属地管理原则 设立食品安全协管员或者信息员,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加强日常巡查,指导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履行食品安全责任,及时制止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报告食品监督行政部门并协助处理.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及时报告食品安全违法情况 第三十三条 县级食品监督行政部门应当在发放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备案证或者收到食品摊贩登记信息之日起三十日内 进行现场监督检查。食品监督行政部门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对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生产经营的食品进行抽样检验.检验结果向社会公布.抽样检验应当购买抽取的样品,不得收取检验费用和其他费用 第三十四条,县级食品监督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并公开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记录登记信息.日常监督检查结果 违法行为查处情况等.将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存在严重违法行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列入不良信用名录。对有不良记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增加监督检查频次,督促其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第三十五条,县级食品监督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对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从业人员进行免费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升从业素质.第三十六条,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的生产经营场地提供者发现涉嫌违法生产经营食品等活动。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第三十七条,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调查,处置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小作坊 小经营店及摊贩应当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封存有关食品以及原料、工具。设备等物品,发生食物中毒的,应当将中毒者及时送医疗机构救治 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单位。个人和收治病人的医疗机构应当立即向事故发生地县级食品监督行政,卫生行政等部门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隐匿、伪造、毁灭有关证据、第三十八条。县级食品监督行政部门应当公布本部门的电子邮箱地址、单位地址和举报电话等,接受咨询.投诉 举报,对咨询、投诉.举报的核实和处理情况应当予以记录并保存、受理投诉。举报的部门应当为投诉人。举报人保密 维护其合法权益 对提供违法行为线索并查证属实的举报人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奖励应当及时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