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司法保护。第五十八条,在司法活动中对需要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前款规定的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 未成年人可以本人申请、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近亲属,所在学校.父母所在单位、经常居住地的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共产主义青年团等组织也可以代为申请,第五十九条 人民法院审理继承案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和受遗赠权.审理离婚案件。应当听取和尊重有表达能力的未成年人的意见,保护其受抚养,受教育等权利、第六十条、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和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设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办理。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可以设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庭,具备条件的 可以设立综合性的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统一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和涉及未成年人的民事,行政案件,第六十一条、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询问未成年证人、被害人时。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 团体代表到场.并采取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方式进行 人民法院在讯问和审判未成年人时,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及时告知其本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有权聘请律师和申请法律援助的途径 程序。第六十二条,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 辩护人可以通过学校,家庭.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了解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成长经历,家庭环境 个性特点.社会交往 日常表现等情况,并制作书面材料提交人民法院、必要时.人民法院可以委托有关组织就未成年人的个人情况进行调查或者自行进行调查、第六十三条,对被判处管制。被宣告缓刑 被暂予监外执行,被假释等并在社会服刑的未成年人 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学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协助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采取有效帮教措施。做好教育矫治工作 第六十四条,对被拘留.逮捕和执行刑罚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应当分别关押.分别管理,分别教育,未成年犯管教机构,强制性教育管理机构对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保证其继续接受文化。法律知识或者职业技术教育。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应当保证其继续接受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家庭,学校及其他组织应当配合未成年犯管教机构,强制性教育管理机构,共同做好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教育 改造和转化工作、第六十五条,试行未成年人违法记录和轻罪犯罪记录有条件消灭制度 曾受行政处罚和解除羁押 服刑期满的未成年人在复学,升学。就业以及参加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时,与其他未成年人享有同等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