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社会保障,第十八条.老年人依法享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有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权利、老年人依法享有的离退休费 养老金,和医疗保健费及其他福利待遇,有关组织和单位应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按时足额支付,不得克扣,削减和挪用。有关单位和组织应根据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职工工资的增长逐步增加养老金 第十九条,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及城镇居民应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所在单位和个人应按时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 第二十条。农村逐步实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后、仍应根据当地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的辅助养老措施,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第二十一条.农村老年人不承担投工投劳,城镇老年人不承担社会性集资和其他劳务负担、任何组织 单位,个人及家庭成员不得要求老年人从事力不能及和有害身心健康的劳动,第二十二条.城镇老年人无劳动能力 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的 或者其赡养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或扶养能力的、可由本人或者其所在的居民委员会向当地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提出申请.经核准后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第二十三条 农村老年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的.或者其赡养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或扶养能力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或村民委员会负担保吃、保穿、保住、保医 保葬的五保供养.第二十四条,乡村一级组织,可将未承包的集体所有的部分土地,山林。水面 滩涂等作为养老基地 企业事业单位,可划拨部分创收门店,场点设施给老年人组织管理经营、收益用于发展老年福利事业。老年人养老及解决老年人的特殊困难、第二十五条,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各种形式的医疗保障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要,农村老年人参加合作医疗 村集体经济组织应给予照顾,有条件的地方,老年人可免交合作医疗费 第二十六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老年人医疗保险应优先办理。对已发生的医疗费用应优先报销 不得降低老年人的医疗待遇标准,第二十七条,老年人患病,本人和赡养人或扶养人确实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由当地人民政府或所在单位给予适当帮助、并提倡社会予以资助 第二十八条,医疗机构应为老年人挂号,检查 取药.住院等提供方便.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开设老年人专科门诊和家庭病床。并开展为老年人巡回医疗服务等活动、所有医疗机构应将老年人医疗服务纳入社区医疗服务的优先项目 第二十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重视和发展老年教育.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老年教育的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 鼓励多层次。多渠道开办老年人学校,第三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企业事业单位.村 居.民委员会应建立老年人活动场所,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体活动、第三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逐步增加对老年福利事业的投入 兴办老年福利设施。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 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个人投资兴办老年人福利院.敬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老年医疗康复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及老年生活服务.疾病护理等设施、兴办适应老年人需要的服务性和福利性事业。应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减免税费,第三十二条,老年人持有效证件可在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 参观、游览,上公园以及参加文体活动等方面享受优惠照顾.具体优惠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候车,船.飞机 室。公共交通工具及有关公共场所.有条件的应设立老年人专用设施、第三十三条.对一百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由县.市 区,人民政府给予特殊生活照顾、按月发给不低于100元的长寿保健费和生活补助费,并组织有关医疗机构定期为其提供无偿的医疗保健服务,第三十四条、人民法院受理老年人因合法权益受侵害而提起的诉讼、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确有困难的.应依法减交或免交、不得以其无力支付诉讼费而拒绝受理.老年人因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提起诉讼 需要律师帮助但无力支付律师费用的,有关机构应提供法律援助.